在沈逸牵线的资金注入后,电影拍摄工作紧锣密鼓地继续推进。江念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从拍摄现场的细节把控,到后期剪辑的反复斟酌,每一个环节她都不敢有丝毫懈怠。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让她身心俱疲,但每当她想到沈逸在远方默默支持着自己,想到电影上映后观众的反响,便又充满了动力。
终于,电影杀青,进入了最后的后期制作阶段。江念迫不及待地订了回家的机票,归心似箭。当她拖着行李箱走出机场,一眼就看到了在人群中张望的沈逸。两人对视的瞬间,所有的思念和疲惫都化作了幸福的笑容。沈逸快步上前,紧紧地抱住江念,仿佛要把这段时间缺失的陪伴都补回来。
“欢迎回家,我的大作家。”沈逸轻声说道,声音里满是温柔。
江念靠在沈逸的怀里,眼眶微微湿润:“我终于回来了,好想你。”
回到家后,江念享受着久违的宁静与温馨。沈逸为她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两人一边吃着饭,一边分享着这段时间的经历。江念讲述着电影拍摄过程中的趣事和困难,沈逸则分享着科研工作中的新进展。在彼此的陪伴下,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爱情的力量。
然而,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电影上映前的宣传工作开始后,江念又忙碌了起来。各种首映礼、见面会、媒体采访安排得满满当当。在一次媒体采访中,一位记者突然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江念女士,您的作品改编成电影后,有部分原著粉丝认为电影版失去了原著的韵味,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这个问题让江念有些措手不及,她微微皱了皱眉头,思考片刻后回答道:“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的特点,电影改编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我们在改编过程中已经尽力保留原著的精髓,希望能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当然,对于原著粉丝的意见,我们非常重视,也会认真反思。”
尽管江念的回答很得体,但这个问题还是让她的心情受到了影响。她开始担心电影上映后的口碑,害怕让喜欢她作品的读者失望。沈逸察觉到了江念的忧虑,他安慰道:“别太担心,你已经尽力了,而且电影还没上映,结果还不一定呢。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一直在你身边支持你。”
在沈逸的鼓励下,江念逐渐恢复了信心。她继续投入到宣传工作中,努力向观众传达电影的魅力。与此同时,沈逸的科研工作也遇到了新的挑战。他负责的一个重要实验出现了意外情况,实验结果与预期相差甚远。这让整个团队陷入了困境,大家都在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沈逸和团队成员日夜奋战,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各种假设和验证。在最艰难的时候,江念也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陪伴沈逸,给他鼓励和支持。她知道沈逸此刻需要的不仅仅是安慰,更是精神上的鼓舞。
随着电影上映日期的临近,江念的压力越来越大。她每天都在关注着电影的预售情况和媒体评价,心情也随着这些信息起伏不定。而沈逸也在为科研项目的困境而苦恼,两人虽然都在努力,但彼此之间的交流却因为忙碌而逐渐减少。
电影上映的那天,江念早早地来到了电影院。看着观众们陆续入场,她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电影开始后,江念紧张地观察着观众的反应,生怕出现任何差错。当电影结束,观众们响起热烈的掌声时,江念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那一刻,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然而,就在江念沉浸在电影成功的喜悦中时,沈逸的科研项目迎来了更大的危机。团队中一位核心成员因为个人原因突然退出,这让原本就困难重重的项目雪上加霜。沈逸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带领团队走出困境。
江念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回到沈逸身边。她看着疲惫不堪的沈逸,心疼地说:“别放弃,沈逸,你一定可以的。我们一起想办法,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在江念的鼓励下,沈逸重新振作起来。他和团队成员一起重新规划实验方案,寻找新的解决思路。江念也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为沈逸联系相关领域的专家,寻求帮助。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沈逸的科研项目终于出现了转机,实验逐渐回到了正轨。
经历了这一系列的波折后,江念和沈逸更加珍惜彼此。他们知道,无论未来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他们携手共进,就一定能够克服。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里,他们的爱情成为了彼此最坚实的后盾,支撑着他们不断前行,追求各自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