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追书网 > 五旬老妇创业记 > 第173章 步入正轨

第173章 步入正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但,能不能始终保持这份初心,还是要时间给答案。

眼见领导的座驾扬长而去,胡玉凤和秦文礼这才放下挥着的手臂,转身往进走。

院子里的客人都得差不多了,留下了的都是些亲近的,这会儿正帮着员工收拾摊子。

今儿来的人多,院子里花炮碎屑夹杂着纸屑,乱糟糟的,杨力正挥舞着扫帚扫的认真,旁边拿着簸箕铲的是杨旭。

秦文礼见老丈人正在抬桌子,忙过去帮忙。

胡玉凤也不闲着,大家都是给她家帮忙,她作为主家岂能旁观。

众人拾柴火焰高,不大会儿院子就恢复了之前的干净整洁。

坐着喝了口水,众人就相继提出告辞。

胡玉凤挽留不得,便每家送上一份杨秀备好的礼。

眨眼偌大的厂子除了工人就只剩下自家人,胡玉凤活动着酸痛的小腿,忍不住呼出一口气。

秦文礼端了杯水递给母亲,请示接下来的安排。

“今儿就这样吧,这段时间没少忙活,今儿都回去好好休息……”

明日往后才是大头,要养足精神才能放手拼搏。

秦文礼也明白这个道理,便按照胡玉凤的意思,由她和杨建、胡大舅留厂子,他载着其他人回家。

马上十月,大西北的天气早已转凉。三轮车行驶在国道上,萧瑟的秋风吹过,半黄的树叶在风中打着转,车上的几人也不由得紧了紧衣服,真是秋意凉煞人。

凉风凄凄,但秦生田的心里却格外热切。

他从没像今日这般深刻意识到,这家已经变天了。

不再是那个让他梦中尝尽饿死滋味的穷家,他也不必再为了一张饼就要死要活,哎呀,真就有钱啦!

他下月是不是能申请涨涨月钱?

大队商店里有个麻辣片子卖的快得很,就是太贵了,一袋两块四。他平常只能一片一片买,下月是不是能买一袋?

食品厂里,胡玉凤打了个喷嚏,翻个身爬起来,任命的全厂巡视一圈。

哎,她就是个劳累命。

不到三点,操作间的小组长来报告,说今日的面已经全部炸完了。

胡玉凤便痛快的放了假。

今天开业典礼能这么顺利,离不开工人们的付出,干脆早点回去吧,正好她也可以歇一觉。

……

如此过了半个月,工人全部能熟练上手,厂子里一派热火朝天。

胡玉凤心里又冒出个念头。

次日,胡玉凤叫住秦文礼、惠子和杨建,她打算开个简会。现在一切已经步入正轨,也是时候谋划下一步了。

听到厂长说要开个短会,三人忙敛了神色坐在对面。

胡玉凤理了理思路说道:“经过这半个月,咱们厂子情况已经稳定了,也是时候规划下一步了。”

说着她的笔在手里的本子上点了点:“我说三个方面的意见,咱们再讨论讨论……”

“首先,是货物运输方面,咱们现在只有一人一车。你们也都发现了,目前是远远满足不了市场供应需求的,所以我想着再买一辆运输车,这个事由文礼去办。第二,是原料储备上,秀儿那天说她发现面粉品种不同,也影响麻花的口感。以前不懂,现在既然发现了,我就想着咱们要么租地自己种,要么和村上商量,用咱们的麦种,厂子再统一收购。第三,就是市场拓展,这也是目前的重中之重。光生产不顶用,咱还得卖出去。这个事就由我和文礼负责,文礼你选定区域,咱们两上市场,你们看怎么样?”

胡玉凤说完,看向了三人,见她的目光看过来,秦文礼说道:“妈,我同意你的安排,就是车的话,咱们是买厢货还是三轮?”

胡玉凤一愣,想起路上见到的那种写着企业名字的小厢货有些心动。

沉思一瞬道:“你都问问价再看……”

她喜不喜欢有什么用,最终还是得靠钱说话!

秦文礼心中有数了,遂点了点头不再言语。

杨建低着头,心里已经在盘算着口袋里的钱够不够报个驾校。

厂里迟早是要买货车,组建运输队伍的。他想要混出头,只靠勤劳苦干可不行,还得尽早掌握一门过硬的技能。

胡玉凤问起他也如实回复,果然得到厂长一个赞赏的眼神。

心里暗叹,咋老杨家的人都这般有成算,哪像她们老胡家,一个出色的虱子都扒拉不出来!

惠子更是没意见,这三件事里没有一件是她能帮上忙的,那她就帮着干妈看守好大后方,让他们在前面拼杀时无后顾之忧。

看着大家齐心协力,胡玉凤顿时有些感动。虽然他们现在还是一个刚起步的小厂子,但只要所有人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不愁不会成功。

……

会议结束,秦文礼思忖一番,还是打电话给他心目中无所不能的秦文平。

秦文平听了来意爽快答应帮着参谋。

“你们送货多是山路,三轮车不遮风不挡雨的,最好还是买个厢货。不过买全新的划不来,知根知底的二手厢货就够用了。”

秦文礼也明白这个道理,可不就卡在知根知底这儿了嘛。

他知根知底的都是比他还穷的,好些连车屁股都没摸过呢。

秦文平听了哈哈笑,爽朗道:“我有个兄弟是搞二手车的,我让他帮着留意,不过这个事儿成不成全看缘分……”

秦文礼点头,有这个人脉就很好了,他还有啥挑的。

挂了电话,他想了想又去请示胡玉凤。和四哥话赶话说到二手车了,可他不是能做主的人,于情于理都得问问母亲。

胡玉凤听了颔首同意,她家还背着贷款呢,能省几个是几个,二手的只要能跑就行。

车的事情急不来,可粮食的事情却要早些和村上通气。

这日胡玉凤和秦文礼赶着村委会上班去找苟支书。

“哟,啥风把咱们胡厂长吹回来啦?”苟支书打趣道。

胡玉凤满面笑容:“你快别笑话我了,我这根儿在你手里捏着呢,啥时候不都得归咱村上管?”

两人打了几句哈哈,笑着坐定。

几人照例聊了聊村上的近况,秦文礼这才说明来意。

苟支书的神色逐渐认真起来,便听脑子已经告诉转动起来。

等秦文礼说完,他脑子里已经形成一个初步的想法。

“老胡,文礼,感谢你们有好事儿想着咱们村上,想着咱们的乡亲。这是好事儿啊,不就是统一麦种嘛,你们放心,这都不是事儿,交给我!”

到底是搞政治的,心眼子多,就这么一小会儿功夫,他脑子里已经冒出几个统一麦种的好处了。

其一、秦家统一收购,百姓足不出户就能用粮换钱,只要秦家生意不倒,那他们村的群众收入就一直有保障。有保障了心就踏实,心一踏实就少生事,他的脑袋也能轻省些。

其二、他可以在村里立个牌子,上书“新品种推广示范点”,这不经济观摩的点就有了?

其三、百姓有钱了,镇上留名了,他离名垂上官镇是不是就不远了?

哎呀,老秦家这一家子果然是他的福星啊。

对待这号福星该怎么着?那当然是他要什么我给什么啊!

于是胡玉凤和秦文礼本来以为挺难的事,三言两语就这么被老苟包了,娘俩一时还有些发懵。

本来留了一早上的空,不到半个小时解决了,于是娘俩决定回老家看看。

打从开业那日,胡玉凤已经半个月都不着家了,这要放以前秦生田早发疯闹腾了,可现在啥动静没有,胡玉凤还怪不习惯的。

两人到家时家里静悄悄的,只有大白狗一蹦三尺高,嗷嗷叫着迎接久违的老主人。

推开院门,院子里也是一片静悄悄,连老太太那边都毫无动静。

胡玉凤忽然有些心里发毛。

两人除了院门直奔旧院子,还好还好,这边倒是有三两人声低语。

刚到操作间窗外,就有人眼尖看见了,立刻收敛了声音,拐了拐苗芳的胳膊。

苗芳抬头,惊喜喊道:“嫂子?你可回来了!”

……

胡玉凤走了快有半个月,往常天天见着不觉得,走了倒还怪想念的。

尤其是她升任了组长,新官上任自然是兢兢业业,结果这优秀表现领导却看不见,搞得她怪寂寞的。

屋里几个也“婶子”的招呼着。

这么会儿功夫秦生田也从后面赶过来,讶然道:“文礼,你们俩咋这会儿回来啦?”

家里有这么大一个厂子要管,怎么大早上的就跑回家啦?

胡玉凤和众人打了招呼,这才转头看着秦生田:“你们干啥去啦,家里一个人都不留?”

秦生田嘿嘿笑:“能干啥,就在库房套麻花呢。”

言语间一副求表扬的姿态。

胡玉凤跟着他来到库房,好么,除了他,老太太,秦玲都在。一个个全副武装,头上带着白帽子,手上带着胶皮手套,正围在桌前往包装袋里装麻花。

“我寻思着最近也没啥事,就把套袋的活接过来,这样她们几个女人就能腾出功夫多炸些,咱家就能多卖些钱……”

秦生田下意识的想挠头,一抬手看到手上的手套顿住,咧着嘴笑。

胡玉凤的视线从几人身上脸上略过,看着他们略显忐忑的面容,板着的脸上慢慢绽放开一个笑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