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追书网 > 虞情·逐月 > 第133章 答案

第133章 答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反复思考着宁玥和神宫之间的联系,太后食不下咽,寝不能寐,还没到午休的时候便要传宁玥来问话。

然而没有等到宁玥,只等到了留守端敏殿的若初。

“启禀太后,王妃午膳之前就换装去了上阳宫。”

太后眉头一蹙,顾尚宫抢先质问:“为何无人通禀!是谁放王妃出宫的?宫外是否有人接应?”

若初赶紧跪下恭恭敬敬地回答:“王妃请诚安伯夫人往王府给齐统领传了话,用的是王府的车架。王妃手持陛下所赐金牌,方能出长庆宫入上阳宫。王妃是悄悄出行,没有惊动什么人。”

太后大怒,拍案而起:“你是说,宁氏一直能够不通禀哀家就出入长庆宫?就算在哀家眼皮子低下还能翻起波澜,端敏殿的内侍都是怎么侍奉王妃的,连王妃的行踪掌握不了!哀家可真是养了两个好儿子啊!”一个儿子娶了一个不省心的妻子,另一个儿子又放纵她兴风作浪,真的是要气死太后了。

若初立马伏在地上回答:“太后息怒,陛下下赐金牌之事大王一直是知道的,并没有刻意隐瞒太后。今天也是王妃第一次动用金牌,王妃临走前留了话,说太后心中的疑问也是王妃心中的疑问,所以王妃要去章华殿寻找答案。”

并非若初卖主,而是宁玥临走前交代过她对太后不可有所隐瞒,如此方可在太后的怒火中保全自身。太后虽然性情乖张,但并非暴戾之人。就拿宁玥自己来说,太后是十分不满她的,但从未使用过任何方式磋磨儿媳,相反还尽力维持着她内外的体面。太后的格局又岂在着一丝一毫的小事上的。

上阳宫中,皇帝也早就得知了神宫遣使赠礼一事,所以在宁玥进殿的第一时间就命人卸下了她身上的淬心和金牌,然后挥退了所有人,殿中只剩下他们二人。

宁玥第一时间就质问道:“陛下这是何意?”

“你和神宫或者是大神官之间又什么关联?”

“我也想知道大神官是什么意思!”宁玥想都不想就怼了回去。

魏天瑾这才发现自己是过于紧张了,他在担心宁玥是启华宫派来的人,那自己曾经给出的信任几乎能毁了所有的期待和努力。

皇帝竟然如此忌惮神宫,甚至连太后也在忌惮神宫。神权和皇权之间的矛盾有这么深刻吗?两百年的相安无事只是一时的粉饰太平吗?

魏天瑾初见宁玥的担忧和愤怒很快就平息了下来,叹了一口气说道:“神宫一直想重回世俗,早年朕与太后的争端,近年西南的动乱,都有神宫的影子掺杂其中。限制神权不仅是太祖以来一直延续至今的国策,更是推行王治的重要节点。一旦失去对神权的控制,迎来的将是天下大乱。你自诩太祖同门,可能想清楚其中关窍?”

原来是神权和皇权的争端,争了两百多年,神宫从来没有放弃过重回世俗的企图。“陛下是不信神吗?”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朕自诩天子,自然是敬神的。但是,朕不信神宫。”

诸神在上,人人敬仰;信仰越重,神力越强;神力越强,则国泰民安。自上古以来,诸神不得直接干预人间事务,但并不意味着诸神失去了对人间的掌控。神宫是诸神在人间的代表,但他们真的能够上通天神传达天意吗?宁玥也不信。

“为什么是淬心,又为什么是我。我正是因为不明白,所以才来见陛下。既然是和太祖有关,我是打算从旻帝时期的记录查起,一直到太祖离世,所有的记录,还有太祖留下的手稿。”过多的东西宁玥也不想解释,如果能够查清楚当年魏青云和时任大神官耀明之间的过往,也许能够从中窥探到一二。

皇帝也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若宁玥真的是启华宫的人,启华宫是不会大张旗鼓地暴露其身份,宁玥也不会在启华宫暴露自己身份之后第一时间来到上阳宫,甚至没有任何防备,也没有提别的要求,只是要求去章华殿查太祖纪事。魏天瑾换了宁玥的角度来思考这件事情,似乎帮助宁玥暂时地摆脱了嫌疑。

“朕已传命章华殿找寻线索,你去吧。”

赵尚仪亲自引着宁玥来到了章华殿,章华殿中比往日多了许多人,仔细看下去,司籍司宫人几乎都来了,以章华殿大学士程纲为首的章华殿属官也都在。宁玥身着儒服,走进殿中也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赵尚仪直接带着她见到了程纲。两人也没有过多的寒暄,程纲就让李学士带她去了凝香居。

李学士正是范正合门下弟子李萌。当初宁玥和李萌交好,请李萌助她烧毁凝香居,李萌一边照办,同时却将一切都告知了太后。当时的凝香居里天书原本已经被转移,所以宁玥烧毁的只有副本,火势又是从内部而起,房屋结构并没有损毁,所以凝香居也早早就重建了,重建之后的凝香居仍然用来存放天书副本。

故人,故居,宁玥却根本没时间感慨,匆忙就开始翻阅天书。

天书由太祖魏长风亲手写就,使用的文字是前所未见的,当世也只有瑞王妃宁氏因与太祖师出同门而认得。是故宁玥要从这些天书中找到能够解答自己疑惑的答案。这也是宁玥第一次能够看到全部的天书。

“据史官考证,太祖天书全部是太祖亲手写就,时间跨度非常大,从太祖早年还在草莽之中就开始写了,一直到去世之前才写完,其中大多数是退居长庆宫之后才完成的。成皇帝曾秘密命人破译这种文字无果,又派人暗中查访这种文字也无果,后来有人在太祖的生平中找到了蛛丝马迹,却也确定了这书再也没有人能够破译。”

宁玥皱了一下眉头,问道:“什么蛛丝马迹?”

李萌顿了顿,回答道:“太祖一生征战无数,却也并不是嗜杀之人。可在太祖平定四方之时曾屠杀过一个没有太大威胁的部落,事发之后也没有起到该有的震慑作用。所以有人推测,可能是太祖要隐藏些什么吧。”

屠杀的那个小小的部落正是后世发明了这种文字的族群,他们推测得不错。只可惜这种文字是一种注音文字,而这个部落被屠之时他们的语言还没有发展到后来的那种丰富程度,所以这种文字是难以破译的。这个族群在后世背信弃义,多次背刺帮助他们建立文明的中土王朝,帮助外来敌人给中州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如今趁他们还没有壮大起来就消灭了他们,也并没有什么可惜的。

李萌在观察宁玥的表情,宁玥却淡淡地回答:“捕风捉影的事情,谁知道是真是假呢。”说完就开始快速地翻看起天书副本。

天书中记录的内容果然和宁玥之前所想的一样,都是魏青云写下的各种理论知识、科学技术、实践经验和自己的思考感悟。魏青云也知道这些东西不能面世,却也不忍心埋没,所以只好用这种方法把这些东西留存下来。

“我写下的这些东西,大约只有阿宁能够看得懂。可不知妹妹如今在何方,此生是否还有机会再见。”

看到这行字,宁玥忽然就被泪水蒙住六双眼。陪她一起长大的兄长,一个人孤独生存在战乱的两百多年前,夜深人静时,该是何等的凄凉啊。

宁玥暗自垂泪的时候,身边忽然多了一只帕子,她接了过来擦了眼泪,才看到魏天瑾亲自来了,赶紧起身要行礼,却被皇帝按下。

“太祖可是讲了什么动人的事情?”魏天瑾开口说。

宁玥指了刚刚的那行话,低声说道:“这句话,提到了我。”

隔了两百年的字,被思念的人终于看到了,皇帝也感到唏嘘不已,却故作轻松地调侃:“太祖都写了什么,一句话就能惹哭你。”

宁玥摇了摇头,答:“前边还有几处。”

皇帝看了看这册天书的编号,发现已经是太祖晚年退居长庆宫之后所写的书,这才后知后觉。

“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寻找我,可是他到死都不知道我确实活了下来。他开创的王朝,他建立的骁腾卫,甚至是他的后代,都在保护我庇佑我,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可是这一切他都不知道。”想到这里,宁玥的泪水又多了起来。

魏天瑾抬手想要安慰宁玥,可是房间还有他人也在,他们二人又是兄长和弟媳的关系,这样于礼不合,只能安慰道:“你如今的平安顺遂不正是他所愿吗?他在天上也会知道这一切,他会庇佑你。你该为此高兴。”

李萌在房间的另一端的书案,抬头看到皇帝蹲在师妹面前不知说着些什么,师妹越哭越厉害,可又不敢造次,只能在心里着急。好在宁玥很快就停止了哭泣,并且快速地把剩下的天书翻完,然后整理了记录,交给了皇帝。因为是要查找信息而非阅读内容,天书这边反而快得多。

天渐渐黑了,快到了宫门落钥的时间。宁玥辞别了皇帝,出宫往罗宅方向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