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追书网 > 权臣他甘做外室 > 第7章 血玉

第7章 血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林风晚踏上叶归的马车。

江怀安一走他就上门来接人,她在心中感慨一番夜行司的做事效率后,不禁好奇道:“不知妾身究竟哪里可以帮到叶大人?”

叶归看了她片刻道:“听闻江夫人擅长玉雕,夜行司有一桩案子涉及血玉,想请夫人得空到我府上细看一番,或许能从中找到线索。”

林风晚心下一震,知晓她会琢玉的人并不多。

这是幼时林寻空一时兴起教她的,她最初钻研此道是想讨父亲欢心,后来却愈发着迷。琢玉讲求屏气凝神、心无旁骛,她因耳疾困顿于屋内,能做的只有这么一件事,就这样钻研多年。

她擅长玉雕这件事几乎无人知晓,也不知叶归是从何处得知的。

似是看出她心中所想,叶归解释道:“我见江小将军有一玉牌,雕工甚是精巧,不像寻常工匠所制,想来是夫人的手笔。二位真是......恩爱甚笃啊。”

那块玉牌是林风晚的陪嫁,她当初满心期待地为未来的夫君一笔一笔刻出,江怀安只在成亲后象征性地戴了几日,便束之高阁。

叶归竟连这样的细节都注意到了,江怀安前几日还嘲讽叶归连成家都顾不上,原来他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死对头的一举一动上,怪不得他能官场得意、步步高升,林风晚在心中连连感叹。

*

马车行过平整的石板街道,来到一处低调雅致的院落。

院内竹影婆娑,曲径通幽,颇有几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意味。林风晚从前在家时,最想要的就是这么一处有青竹掩映的院子。她讶异地看了一旁的叶归一眼:

叶归看起来是个风里来雨里去的朝廷鹰犬,没想到私下的院落如此清雅别致。

清风拂过竹林,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辛苦江夫人来一趟。”

叶归今日没有穿平日里的玄色官服,竹影斑驳,映在他的青衫上如水墨晕染,掩去了平日里阴鸷的气质,只余几分闲适。

林风晚客气道:“叶大人客气了,前些日子承蒙大人让花。这次能为大人效劳,也是应当的。”

叶归领她走进内院,“这么说,江夫人可以更尽心地替我办事了?”

林风晚诚恳道:“叶大人如此信任,我岂敢辜负。”

她环视了一圈屋内的摆设,青色的帷帐轻垂,窗上挂着碧纱,案几上摆着竹石纹样的梅瓶,瓶口插着几支青绿的竹枝,再无多余的装饰。林风晚一向喜欢碧色,莫名生出几分熟悉感——这里竟有些像她在林府时的陈设。

只是她虽喜爱翠竹,在家时却不敢提要求在院中移栽些竹子,就自己悄悄将窗纱换成绿色。阳光洒下时屋内一片绿意,她在案前琢玉,一坐便是一天。

如今看到眼前这间屋子的陈设,林风晚心中一动。不过她当初糊绿色窗纱是因为院落中没有竹子,叶归这儿向外望去已经是碧绿一片,再用碧色的窗纱倒是有些多余。

“江夫人为何一直盯着窗户看?”叶归突然问道。他像是后脑勺长了眼睛,虽在柜中翻找东西,却能看到她的视线一直停留在窗户上。

“我在想......窗外已经是绿色,叶大人为什么还要用碧色的窗纱呢?”

叶归沉默片刻,避开了这个问题,转而问道:“江夫人觉得用什么颜色好?”

林风晚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被对方反问过来,“若是我......大概会用月白吧。”

“我记下了。”

这有什么好记的?林风晚一愣。

叶归没等她想明白,将柜中找到的东西递到林风晚眼前。

“这是我想让夫人帮忙看的血玉。”

*

林风晚轻轻揭开绒布,露出一块巴掌大小的玉石。碧色的玉质中有大半像是被鲜血染红,纵横交错地四散开来。玉的表面还有一些深深浅浅的刻印,不成章法。

林风晚还是第一次见到血色沁得范围这么大、这么深的玉石。她举起玉石对准日光,随着光影流转,玉中的暗红色似乎还在缓缓流动。

她感慨:“一般的血玉,红色大多局限于表层,而这块玉的血色已经沁入纹理,实在罕见。”

叶归问道:“可看得出来历?”

林风晚抚摸着玉石,沉思片刻:“血玉一般产自昆仑,这块玉石如此特别,应当是从昆仑山深处的灵脉采集的.......我可以用刀刻一下看看吗?”

叶归点头,极默契地递来一把玉雕刀。

林风晚接过一看,竟是自己用惯的那种。她执刀小心翼翼地在玉石边缘刻下细微的痕迹,随着刀锋划过,玉的表面留下一条细密的纹路,深处则隐隐透出透出水润的光泽。

“果然,”林风晚抬眉一笑,“这块玉质地坚硬,我方才用了八分的力才留下痕迹,这种硬度的玉一般不会有这么细腻的光泽。只有在岩脉与山泉交汇的地方才会出现如此罕见的玉质。”

她用指尖捻磨着玉屑,又俯身细细打量这块玉上的刻痕,叹息道:“这样难得的宝贝被人随意拿来练手,真是可惜。”

叶归眉梢微挑:“为何说是练手,而非随意刻画,或是意外受损?”

林风晚凑到他身边,指着玉表面的痕迹解释:“这些痕迹虽然看不出纹路,但刀锋入玉的角度很稳,一定出自练习者之手。不过此人应该是初学者,刻画的痕迹深浅不一,没有一刀的力度是完全均匀的。”

“唔,如果是我,会用蛇形刀......”

林风晚沉浸在讲解中,根本没注意到自己此刻离叶归有多近。他几乎能看清她眼中自己的倒影,她眼睫轻颤,像是将他困在一片水光潋滟之中。

叶归喉头滚动。

“太近了。”

他没有刻意用内力,林风晚专注地打量着玉石,什么也没有听到。

声音轻得像一声无意溢出的叹息,如叶落竹林,转瞬即散。

*

林风晚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滔滔不绝说了许多,立即止住话头,脸色微红,抿了抿唇:“我说得多了,叶大人见笑了。”

她心下懊恼不已,两世以来她从未和人说过自己喜欢的东西,竟一时忘形了。

叶归的嘴角似有似无地勾了勾:“江夫人说的话对案子很有帮助,并无多余之处。”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她稍显拘谨的神色上,又补了一句:“我很愿意听。”

林风晚敛目正色道:“对大人有帮助就好。”

“按江夫人所说,这块玉产自昆仑深处,”叶归若有所思,“它真正的来历就连我也不清楚,只知道它是前朝旧物。”

前朝?林风晚眉梢一动,想起一个有关血玉的传说:传闻有一年天下邪气侵袭、灾病横生,一位名唤赤华的女子三跪九叩至昆仑山寻求西王母的帮助,西王母赐予她一块注入神力的玉石,赤华以自己的血肉和精气祭献封印人间妖邪,换得天下太平。那玉石吸收了她的血液,化作永不褪色的血玉。

而这位赤华,据传就是前朝恒朝的祖先。此后恒朝经历十几代皇帝,三百余年,最终被如今的大梁取代。大梁正值第二任皇帝治世,立国已四十余载。

这段血玉的传说还是林风晚翻找琢玉古籍时读到的,当时不过是一篇夹杂在琐碎记载中的逸闻,她随手翻过,没有放在心上。

她将这个故事告诉叶归,末了自己都笑着摇摇头:“这越说越像戏本里的故事,毫无根据可考,许是后来的人为了抬高血玉的价值胡编的。”

哪知叶归听得十分认真,敛眸思索片刻后,忽然提起另一个话题:“夜行司最初设立之时,其实并不负责讨奸治狱、监察百官,而是源于先皇的一道追查令。”

林风晚奇道:“追查令?”

叶归微微点头,看向手中的血玉:“但说来可笑,就算是夜行司的人也不知道先皇到底在追查什么,只知道和这块血玉有关。从恒朝遗民到文武百官,所有可疑线索都被清查。那阵子,许多人被带走后便杳无音讯。”

林风晚的心中猛然掀起惊涛骇浪,忽然联想到前世父亲失踪一事,当时她本是为了这件事回的娘家,哪知当晚就被杀害。

重生后,她一直未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但叶归的话如惊雷般炸响——倘若二者有关呢?林寻空失踪和自己死于非命,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如果确有联系,那唯一的共同点,便是他们都喜爱琢玉。

林风晚的思绪飞速转动,她轻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试探道:“那后来......”

叶归摇了摇头:“无人知晓此事的结果。半年前我担任夜行司使时,今上废止了这道追查令,或许他也不愿再做无谓的耗费。”

林风晚心中疑云密布,前世她被杀的时日是明年秋天,而追查令半年前就已废止,难道是她想多了,血玉一事与她并无关联?或者此事非夜行司所为,还另有其人?

她的思绪纷乱如麻,却不敢露出丝毫异样,只是垂下眼眸,掩去眼中的复杂情绪。

叶归见她感兴趣,忍不住多说几句:“追查令废除之前,我曾奉命监察过一段时间,对此案颇为在意。上任后翻阅旧案,却发现相关记载尽数封存甚至销毁,唯一能追溯的,便是这块血玉了。若真如夫人所说,它的来头恐怕不小......”

林风晚原本是来还清叶归让花的人情,想不到牵扯出血玉这样诡谲的线索。林风晚心下惴惴,不知叶归为什么要告诉自己这些?他大费周章用碧峰泣露请她来他府上,不会是方便杀人灭口吧?

叶归似乎看出了她的戒备,忽然轻笑一声,语调闲散:“江夫人莫要多想,我不过是自己好奇罢了。夫人就当这些话我从未提过,也别向旁人提起就是了。”

“就像......夫人来我这里的事,也不想让江小将军知道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