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追书网 > 二嫁公主 > 第15章 古木

第15章 古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怡安的车驾来到奉山书院。

这一回她是有旨意在身,奉山书院上下皆需配合她行事。院长调了两人随侍怡安左右,全权听她调配,一人是百里若,另一位是教明经的老师廖尘。

廖尘而立之年,做事稳当,礼数周全。几人人在他院子里议事。

“今日童儿偷懒,茶炉子没烧,请殿下稍坐片刻。”廖尘一边说一边从架子上取茶具。

“无妨。”怡安与百里若落座,如瑜如璋随侍左右。

怡安环视一圈,屋内洁净、陈设简单。她望见桌上放了两沓卷子,应是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廖尘批阅了一半。

怡安开口,“这些是书院学生所做文章吧?”

“哦,正是。”廖尘亲自烧着茶炉。

“我可否一观?”怡安笑问。

廖尘恭敬答:“自然,殿下请便。”

百里若离得近,顺手拿起那两沓卷子,分了一半给怡安,左右无事,她自己看起另一半。

书院的勋贵宗室子弟中,纨绔是少数,大多还是悉心培养的贵子。

怡安翻了几张下来,做文章的水平整体都不错。

“喏。”百里若突然递过来一张卷子。

怡安接过一看,是裴叔衡的卷子,她这位昔日嫂嫂查起了小叔子的作业。

这篇文章选题中庸,内容规规矩矩,虽挑不出大毛病,但怡安看得出这绝对是裴叔衡的敷衍之作。

怡安摇头失笑道:“这文章拿到他二哥哥面前,是要吃教训的。”

百里若微怔,她张了张唇瓣,一时没能接话。

裴叔衡的二哥哥,怡安的亡夫裴仲雅。自他过世后便鲜少被提及。

百里若观察怡安,见她神色自若地继续翻看手里的卷子,方才像只是随口一提。

百里若这才悄悄松了口气。

突然,只听怡安“呀”了声。

“怎么了?”百里若问。

怡安将手里那张卷子往桌上一放。

百里若望见卷子角上的署名。

陆析雨。

怡安扶额笑道:“我记得那孩子生了张很清秀的脸,怎的一手字写出来这般伤眼。”

百里若扫视过后道:“进步很大了,如今可堪端正。”

“要写一手好字,半是天生、半是勤练。他是随军长大,许是从前不重视这些,未能从小抓起。”

勋贵士族家的孩子,文章或许做得不好,但字一定是从小抓起的。因而陆析雨的字迹混在其中确实显得不够美观。

怡安重新拿起那张卷子,细看陆析雨所做文章。

字虽不雅,但文章内容言之有物,没有繁复累赘的辞藻修饰,平实朴素、语义清晰。

在怡安所阅览的这批卷子中,这篇属上佳。

茶炉子烧开,廖尘恭敬地沏上茶,奉到怡安面前,“殿下请。”

-

奉山书院想要招收寒门子弟,头号要紧之事便是要将书院扩建。

廖尘带着怡安在书院参观一番。

奉山书院三面环山,山峰不算高,连绵接壤,呈拱卫状,将奉山书院拥在其中。

在后山与书院之间,隔着一片生长古木的林子,名望仙林。

廖尘引着怡安一行人入望仙林参观。

“殿下小心脚下。”如瑜仔细搀着怡安道。

一入林,路便不大平整,小径上铺的砖瓦时不时被冒出来的树杆和凸起的土堆打断。

抬头便可望见古木蜿蜒的枝干与未落的叶簇,将天光遮了大半。

“这是什么树?”怡安仰着头问。

“这是古榄树,岁数估计已逾百年。”百里若在旁道。

廖尘补充,“不错,据记载这些古榄树已经活了三百余年之久,王朝更迭,几经战乱,仍得以存世。”

怡安迈过横在面前凸起的岩石,往林子深处走。

林中有些湿冷,四下被粗壮巍峨的古树包围,一株又一株古木盘根错节,树干交错,像在织一张疏漏的巨网。

此地静谧,被古榄树以神奇的姿态包裹着,叫人不由得对自然心生敬畏。

怡安感慨,“真是个好地方,若在夏日,此处定是个幽境。”

“殿下所言极是。”廖尘道:“夏日里头这里树木苍翠,地上爬满绿草青苔,清幽又凉快,若仙境秘地一般。从前的人揣测此林曾有仙人居住,故而取名望仙林。”

“奉山书院倒是选了个灵秀福祉。”怡安道。

廖尘笑道:“夏日里,那些学生也常爱聚在这林中消遣。”

一行人往林子中心去。

-

林子中间年岁最大的一株古榄树后面,陆析雨坐在两道树干交错的位置上,一道树干托着他,一道树干供他倚靠。

他的手里拿着一卷书,耳边只有风声和叶声,清净得正合他意。

直到远远的交谈声猝不及防地传入他耳中。

“望仙林占地约百亩。”

“书院三面环山,若要扩建,只能将望仙林夷平,新建楼宇。”

陆析雨听出是廖尘的声音。

他如今身体被树干挡住,站在来人的方向是见不到他的。

陆析雨正欲跳下树干现身问安时,他听到另一道柔婉的女子声音。

“百年古林,一朝夷平属实可惜了。”

陆析雨一怔,他的手扶着的树杆忘了动作。

只是他手里的书却一个没拿稳跌了下去,落在土上,发出轻微的闷响。

“什么人?”细微的声音被如璋捕捉,她冲着树后呵斥,“出来!”

陆析雨脸上浮现窘迫。

那边,如瑜与如璋恐是刺客,严阵以待地将怡安护在身后。

百里若蹙了蹙眉,她道:“许是书院的学生,出来吧。”

话音落,只见陆析雨抱着书,从树杆后头走出。

“陆析雨?”百里若讶然。

竟这么巧。

陆析雨抿着唇,恭恭敬敬地向众人行礼,“学生拜见殿下、拜见百里老师、廖老师。”

“适才学生在树后看书,不想打搅了殿下与老师交谈,万望恕罪。”

上次只是人群中微薄的印象,并未细看。此次,怡安才认真端详这位未来“继子”。

生得确实秀致,不像陆策宣,许是长相随了生母。

他挺拔的脊背、与严谨的神色,倒是可以窥见几分其父的风骨。

“不必多礼。”怡安拂了拂袖子,她望着他手中的书册道,“书院本就是读书的地方,你不过是寻了个地方看书,又何错之有?”

陆析雨这才抬起头,他匆匆瞥了一眼怡安的神色,旋即便垂下眸子。

他面无表情,将不自在藏在了心里。

怡安一身浅紫水貂裘清雅矜贵地立在那里,她的神色并不严肃,比之上一次在书院大发雷霆的模样,显得随和从容。

她温和道:“此地虽清幽,但冬日阴冷,久待恐寒气入体,还是早些回去吧。”

陆析雨的衣服并不算厚实。

跟他父亲一样,都是不怕冷的。怡安心想。

“是,学生告退。”陆析雨恭敬一礼,然后抱着书小跑离去。

怡安等人留在原地。

跑开一段距离后。

陆析雨这才敢回头望了一眼怡安他们。

他心绪有些复杂。

方才,她听到他的名字了。

她认得他吗?知道陆析雨是陆策宣的儿子吗?

陆析雨转过身,低头走出望仙林。

他心想,纵然认得,他留给她的印象一定很差。

第一回见面时,他与人相斗。

第二回见面时,他又行迹鬼祟地“偷听”。

-

当日,书院的课业结束。

陆析雨自幼养成的习惯便是诸事亲力亲为,他没有书童跟随,自己背着书袋走出书院。

书院的门口人来人往,停着各色马车,来接下学的学生们归家。

陆析雨见到自家车夫所驾的马车不是平日来接他的那辆,换成了更大的一辆。

陆析雨心中若有所感。

他上前,待掀开车帘,便见到静坐其中闭目养神的陆策宣。

陆析雨目露惊喜,“父亲。”

他登上马车。

陆策宣睁开眼,如平常父亲一般关切,“冷不冷?”

陆析雨脸上有冷风吹出的红晕,他摇摇头,有些按捺不住的高兴,“您怎么来了?”

陆策宣道:“今日兵部无事,来接你回家。”

他抬手,摸了摸陆析雨的头。

-

翌日清晨。

今日无雨雪、也无太阳,冷风倒是强劲,早晨的天雾蒙蒙的,天色有些阴沉。

怡安今日把百景也带出来了。

她似是没睡够,在马车上脑袋一点一点地打瞌睡。

怡安失笑摇头,示意如瑜把毯子给她盖上。

如瑜一碰到她,她便醒了。

百景揉着眼睛道:“殿下,书院的事又不急于一时,为何您要来得这么早啊?”

“这个时辰,书院的学生都结束晨读,在上课了。”怡安道,“若姐姐收了名弟子,与你年龄相仿,刚好也在书院读书。本想说,送你去与她做伴……”

百景一听,瞌睡虫什么的都跑光了,她疯狂摇头,“不要,我想读书的话,找殿下、如瑜不就好了,为什么要去书院啊。”

她靠到怡安身边,挽着怡安胳膊道:“为什么突然要我读书,莫不是殿下嫌我笨了?”

怡安点了点她的额头,佯怒道:“可不是嘛,你这样笨,出去可不许说是我教的。”

“嘿嘿,东边不亮西边亮,我读书不行,但我会哄殿下开心呀。”百景蹭着怡安撒娇。

怡安知晓百景确实是坐不住的跳脱性子,也不再强求。

等怡安的车驾到了书院。

她刚下马车,便见廖尘神色有些紧张地站在书院门口,左右踱步。

见怡安现身,廖尘忙上前行礼,“拜见殿下。”

“不必多礼,可是有事?”怡安不动声色地问。

廖尘斟酌道:“回殿下,今早书院的学生们聚在一起,似是有什么意见想同殿下反映。”

怡安挑眉。

这些勋贵子弟会想方设法阻挠实属意料之中,只是她没想到会这么快,赵容的旨意才刚下不久。

“殿下?”如瑜唤她。

怡安似笑非笑道:“走吧,进去看看他们唱的哪一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