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追书网 > 九十年代我要搞钱 > 第19章 第 19 章

第19章 第 1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厅堂里电视声响起,叶嘉宜便回房拿衣服洗澡。等她从卫生间出来,就见叶东盛回来了,正坐在沙发上听叶老太说今天相亲的事。

见叶嘉宜出来,叶东盛盯着她问:“小费那事,你怎么想的?”

“就那样啊,打听打听,相处相处呗。”叶嘉宜用毛巾擦着湿头发,浑不在意地道。

叶东盛皱眉看了她好几眼,又转头去问章敏:“章敏你怎么看?”

章敏吃着水果盯着电视,心不在焉地道:“小伙子不错,处处看吧。”

她似乎想起什么,又对叶东盛道:“你知道那小伙子老家在哪儿的吧?派人去打听打听他在老家的情况。”

她是在拖延时间,用意在于不让女儿跟那位费浩林接触太多,就是逢场作戏都最好不要。

但叶嘉宜听了心里一动,觉得与其自己请人去传话,不如利用一下叶东盛。至少打着叶东盛的旗号去传话,会更容易办事。

她在沙发边上坐了下来,态度认真地对叶东盛道:“是啊,爸。费浩林给我的印象还不错。但他家是个什么情况,你最好叫人帮我打听打听。”

“他父母去世后,他就是住在他叔婶家的。他说高中、大学是自己挣的学费,但他叔婶总归还是在他身上花了钱吧?万一他这边跟我结了婚入了赘,那边他叔婶跑来闹,那不是让别人看我们家笑话吗?”

叶东盛:“……”

自打叶老太进城,婆媳俩就水火不容。以前为了一点芝麻绿豆大小的事,两人都要吵闹一通。

相亲事关女儿的终身大事,他相信章敏在这方面是绝对不会妥协的;而他母亲的固执和对章敏的极度不满,会让老太太坚持这桩婚事。

他之所以窜掇叶老太继续张罗这桩婚事,就是以为家里会因为这事大闹一场。

没想到家里竟然意外的和谐,这让叶东盛感觉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他点燃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行,我派人去打听打听。”

第二天叶嘉宜按时去上班,坐在办公桌前看看书,写写小说,正大光明的摸鱼。

跟李明燕和刘红撕破脸的好处就是没人敢管她。

虽然李玉燕和刘红装作没事人一般,仍然跟她搭话,但叶嘉宜娇纵女孩子的人设立得很稳,对她们爱搭不理。为此,刘红也不敢让叶嘉宜跟她学做账。

现在也不是发工资的时间,这几天也不用跑银行,没有李明燕和刘红的聒噪,叶嘉宜很清闲,写完大纲后就动笔写起小说来。小说写累了,就看看历史地理。

这会儿是纪实文学的天下。叶嘉宜也不整穿越、重生那一套,打算直接写一篇反应社会现实的小说。

原主的生活经历简单,写得太深刻了会让人怀疑有人代笔。

所以叶嘉宜思来想去,决定写一篇重男轻女的城市贫民家庭出生的女孩子成长的故事。

这种故事纺织厂家属区里不要太多。

说起来,这本小说的原女主钟清宁也是出生在这样的人家,只不过她在原著里虽然也努力奋斗,发家致富的过程却充满了投机取巧,正如小说的作者钟秀清一样。

因为打算写中篇,整篇小说以女主同学宋嘉宝的角度出发,借鉴《城南旧事》的叙事方式,通过宋嘉宝的视角去叙述整个故事。

初中开学了,宋嘉宝发现自己的同桌兼好友苏楠没来报名,跑到她家去问情况,才知道苏楠的妈妈超生了一个弟弟。苏家父母因为超生丢掉了工作,家庭没了收入,又有个幼弟要带,苏楠失学了。

在宋嘉宝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苏楠保留了学籍,只需要期末去学校参加考试。

全靠自觉和宋嘉宝的补课,苏楠就考到了平均分八十五分以上的优秀成绩。等她喜滋滋地告诉父母时,却换来了父亲的一顿毒打。父亲不许她再去学校,也不让宋嘉宝再登门;母亲的懦弱与哭求,也让苏楠终于妥协,没再踏入学校。

但她终是不甘。在老师和宋嘉宝父母、宋嘉宝的影响下,十四岁的苏楠已有了独立自主的反抗意识。

她偷偷自学初高中知识,并在满十八岁、父亲要把她嫁给老光棍换彩礼时,她拿着为打结婚证置办的身份证跑了。

兜里装着宋嘉宝母亲给的一百块钱和一个工厂的电话地址,苏楠在火车上机智地摆脱了人贩子,安全踏上了特区的土地。

站在那个工厂门口,苏楠内心彷徨,眼里却充满了希望。

这篇小说只有两万多字,立意一般,故事情节也没有大起大落,比较符合一个十八岁高中生文坛新人的水平。

但叶嘉宜文笔细腻生动,人物刻画入骨三分,节奏感把握得极好,整篇小说的水平就显得不俗。

写完后又修改了两遍,叶嘉宜对这篇小说比较满意。

她誊抄了一遍,把小说塞进信封,写上了《收获》杂志的收稿地址。

把这封信寄出去后,她又琢磨起新的小说来。

文学界忌讳一稿多投。

她对自己的小说有信心,就算《收获》看不上,退稿后再投别的杂志就是,不必争这一点时间。

但作为一个时速五六千的网文作者,别的不说,写小说的速度是快的;看过后世无数小说的她,脑洞也不缺。一篇两万字的小说,一两天她就能搞定。

所以她不打算等编辑回信。准备再写一篇,投到《十月》上去。

退稿也没关系,东方不亮西方亮,总能找到刊登她小说的杂志,找到欣赏她的编辑。《收获》、《十月》不刊登,还有《人民文学》、《小说月报》等杂志呢。

晚上下班后叶嘉宜去了章家。

章斌父子还没回来,吴晴芳见章敏来,去外面买熟菜了。只有章外婆和章敏在厨房里边做菜边聊天。

一进厨房门,叶嘉宜就听章外婆跟章敏道:“晴芳去十七中门口摆摊了。其实我和章斌早劝过她,她怕章斌和宸宸丢面子,死活不去。上次你劝她,她就听进去了。现在生意比原来好一点。”

“是吗?那挺好啊。”章敏挺高兴。

因为她的缘故,吴晴芳没能去东盛服装厂上班,她心里挺愧疚的。

只是她手头的钱是叶东盛挣的,拿来给娘家大嫂做生意也不是那么回事;另外吴晴芳也没什么手艺。她这才没提投钱给吴晴芳开店的事。

现在吴晴芳做生意能挣到钱,她比谁都高兴。

叶嘉宜接口问道:“十七中门口卖吃的多吗?有人卖包子吗?”

“嘉宜来了啊?”章外婆这才发现外孙女,回答她道,“卖吃的有五家。卖包子的有一家。你舅妈去时还被同行为难。不过等知道你舅舅是十七中的老师,那人就老实了。”

叶嘉宜想了想,提议道:“让舅妈改卖韩国紫菜包饭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