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追书网 > 太子今天登基了吗 > 第45章 世事无常

第45章 世事无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天清晨,雁辞推开房门,一眼就看见小六怀里抱着一个婴孩。

小姑娘咯咯笑着,肉乎乎的小手在空中挥舞,一下子抓住小六的脸,扯得他五官扭曲,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

雁辞愣了一下,随即蹲下身,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约莫两个月大的婴孩。

小脸圆圆的,一双大眼睛乌溜溜的,正盯着他看,嘴里还咿咿呀呀地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

他皱了皱眉,转头看向一旁的小六,语气里带着几分疑惑:“哪来的孩子?”

小六被婴孩的小手扯得龇牙咧嘴,听到雁辞问话,连忙腾出一只手挠了挠头,眼神飘忽,支支吾吾道:“这、这……是太子殿下生的。”

雁辞闻言,眉头皱得更紧,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和好笑:“小六,你别骗我。殿下出京不过四月,上哪能生这么大的孩子去?”

宫里有不少他的眼线,他怎么不知道殿下有宠幸过什么女子?这孩子看起来月份就很小,总不可能是在南巡路上生的吧。

小六被戳穿,脸色涨得通红,却还是硬着头皮,语气却越发虚浮:“反正就是太子殿下生的。您看,这孩子眉眼多像殿下啊,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雁辞冷笑一声,目光凌厉:“姜六驴!你把话说清楚了,皇家血脉,可不是你一两句玩笑话能混过去的。”

小六一听“姜六驴”三个字,顿时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了起来,尖叫道:“大人!咱们不是说好了不叫我大名的吗!”

姜六驴是小六的本名,他一直嫌弃这个名字不好听,逢人便介绍自己叫小六。

自从进了宫,官位做到太子卫率,地位水涨船高,已经有许多年没有听到这个大名了。

今日被雁辞提起,只觉得浑身颤抖,羞愤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若是寻常人,他肯定得出手教训一番,好出出气。但眼前这人可是对他有知遇之恩的雁辞啊!他只能憋着一肚子委屈,可怜巴巴地看着雁辞。

雁辞不为所动,语气依旧冷硬:“那你倒是说说,这孩子到底哪来的?若是再胡言乱语,我就让全府上下都知道你叫姜六驴。”

小六被逼得无路可退,正巧碰上练功归来的乔承陵和刘黎,立刻哭丧着脸跑向乔承陵,眼神中满是求救的信号。

“殿下!”小六哀嚎一声,几乎要跪下来,“您倒是说句话啊!”

乔承陵这才抬起头,看了雁辞一眼,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事。他走上前,语气平静:“亚父,这孩子是我收养的。她叫乔云舒,以后就是我的女儿了。”

雁辞闻言,眉头微松,但眼中仍带着几分疑惑:“殿下为何突然收养一个孩子?她的身世……”

乔承陵打断他,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她的身世不重要。从今以后,她就是我的女儿,谁也不能质疑。”

雁辞看着乔承陵那双坚定的眼眸,心中微微一震。乔承陵一旦下定决心,便不会再改变。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殿下既然决定了,臣自然不会多问。”

“只是这孩子还小,需要人照顾。殿下可有什么打算?是否需要臣安排乳娘?”

乔承陵低头看了看怀中的乔云舒,小姑娘正抓着他的衣襟,笑得天真无邪。他眼中闪过一丝温柔,随即抬头看向雁辞,语气中带着几分信任:“亚父安排便是,我信得过你。”

小六见气氛缓和下来,顿时松了一口气,小声嘀咕道:“总算不用被叫大名了……”

刘黎却悠悠从小六的背后走过,凑到了他耳边,贱兮兮的说:“原来你叫姜六驴啊。”

“刘老二!!!”

……

临近中午,雁辞亲自下厨做了几道小菜。虽是家宴,但菜色精致,香气四溢。四人围坐在庭院中,食案随意摆放,席地而坐,气氛轻松而温馨。

刘黎和小六不知怎的,莫名其妙的赌起气来,你一杯我一盏,喝得酩酊大醉。

小六满脸通红,指着刘黎的鼻子嚷嚷:“你、你耍赖!这杯不算!”

刘黎也不甘示弱,拍着桌子喊道:“谁耍赖了?明明是你酒量不行!”

乔承陵看着两人闹腾的模样,忍不住摇头失笑。

乔承陵又看向雁辞,目光中带着几分犹豫和尴尬。

昨晚他一时冲动,想要吻雁辞,却被对方侧头避开。虽然雁辞并未说什么,但那无声的拒绝让他心中有些失落,甚至不敢直视雁辞的眼睛。

回去后他复盘了好几回,觉得自己还是有点太猴急了,三年的时候足以令记忆模糊一个人的样貌,更何况感情。

还是得徐徐图之,反正他的时间也挺多的。

他清清嗓子,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在上京就听说亚父将云岭郡治理的井井有条,商贾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不知亚父可愿带我上街一看?”

阅览政务时,他总是对云岭这地方格外关注。

或许是心中有所期待,他每每看到云岭的奏报,都会多停留片刻。

他惊讶于云岭这个地方,地处中原与百越的交界,战乱过后,竟能如此迅速地恢复生机,在这个大多数百姓还在以物易物的时代,竟然发展出了繁荣的商品经济。

云岭地处要地,正是来往客商的必经之路,于是雁辞决定对来往客商征收商税,每年光是上缴的税币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虽然此举引起了其他官员的不满抵制,每每还不得乔承陵开口,就被桑闲喷的说不出话来。

他抿了抿唇,语气温和:“殿下既然有兴趣,臣自当奉陪。”

乔承陵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嘴角不自觉地扬起:“那我们现在就去?”

两人起身离开庭院,乔承陵悄悄牵起雁辞的手。

雁辞微微一怔,却没有拒绝,任由他牵着。乔承陵的掌心温热,指尖轻轻摩挲着雁辞的手背,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街道上人来人往,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孩童在巷口追逐嬉戏,老人坐在门前晒太阳,一派祥和景象。

乔承陵看着眼前的热闹,心中生出不少感叹,这感觉真有点像后世赶大集了。

如果上京城也能像这般热闹就好了,只可惜城内所居多是皇室贵族,或者一些朝中大臣。

等回上京后一定得将上京城墙往外扩建一些。

乔承陵握紧了他的手,低声道:“亚父,这些年你辛苦了。”

雁辞心中一暖,正想说些什么,却听乔承陵忽然说道:“我想在鬼见愁山头筑坛祭天,告祭上天,以慰我兄弟长孙斯年的英灵。”

雁辞闻言,神色严肃,低声问道:“殿下为何突然有此想法?”

乔承陵目光深远,语气中带着几分沉重:“斯年战死在鬼见愁,尸骨无存。我每每想起,心中便难以安宁。我想在那里筑坛祭天,既是告慰他的英灵,也是让我自己放下心结。”

雁辞沉默片刻,这些年来,他从没有停止寻找长孙斯年的踪迹,只是一直没有好消息传来。

他点了点头:“殿下有此心意,臣自当全力协助。只是鬼见愁地势险峻,筑坛之事项繁琐,还需要从长计议。”

乔承陵转头看向雁辞,眼中带着几分期待:“亚父,你会陪我一起吗?”

雁辞对上他的目光,心中微微一颤:“会。”

乔承陵闻言,嘴角扬起一抹笑意,握紧了雁辞的手:“有亚父在,我便安心了。”

……

乔承陵离京的这段时间,乔叶与卫岱迅速敲定了乔承陵与卫娇的婚事,只待乔承陵回来便举行定亲礼。

乔叶或许是给人配对配上瘾了,这几个月的时间也不用上朝,天天就忙着给自己那几个孩子相亲。

首要的就是乔衍,十五岁正好是适婚的年纪,乔叶便想着赶紧给他封个王,早点前往封地。

乔叶虽然对乔承陵有着绝对的偏爱,但自己的其他孩子好歹也是亲生的,为乔衍选定的封地是南方一处富庶的郡县,也是他祖父陈伯山的老家。

选定的嫡妻更是新任御史的嫡女,才学可堪一绝,与乔衍倒也算得上趣味相投。

只待来年七月大婚后,前往封地就藩。

至于乔云的婚事,乔叶可不敢擅自决定。

大鸿胪姜汤的府邸内,花园中花木扶疏,假山流水,景致清幽。

姜有仪坐在一株盛开的菊花旁,手中握着一卷书册,目光却有些游离,显然心思并不在书上。

“有仪!”一道清脆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打破了花园的宁静。姜有仪抬起头,见卫娇提着裙摆快步走来,脸上带着明媚的笑容。

“娇娇,你怎么来了?”姜有仪放下书册,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惊喜。

卫娇在她身旁坐下,眼中满是兴奋:“我今日得了些新茶,想着你最爱品茶,便特意带了些过来与你分享。”

姜有仪接过茶罐,轻轻嗅了嗅,茶香清冽,沁人心脾。她笑道:“果然是好茶,多谢你了。”

卫娇眨了眨眼,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有仪你总是这么客气。咱们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何必如此见外?”

姜有仪笑了笑,没有接话。她低头看着手中的茶罐,眼中闪过一丝黯然。

卫娇察觉到她的情绪变化,轻声问道:“你还在想斯年吗?”

姜有仪沉默片刻,低声道:“娇娇,你知道的,斯年他……已经走了三年了。”

卫娇握住她的手,语气中带着几分心疼:“斯年若在天有灵,定不愿见你如此消沉。你还年轻,总该为自己打算。”

姜有仪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娇娇,你不必劝我。斯年虽已不在,但我的心意从未改变。”

抬头望向远处的假山,目光悠远:“斯年与我从小一起长大,他的笑容、他的声音,早已刻在我的心里。我无法想象,自己还能与别人共度余生。”

她本是长孙斯年的未婚妻,二人是如假包换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感情深厚得如同陈酿的美酒。

回想起小时候,长孙斯年活泼跳脱,上蹿下跳没个消停,看似没个正形,可真遇到事儿,比谁都靠得住。那时候,她像个小跟屁虫,整天跟在斯年身后,奶声奶气喊着哥哥。

可是啊,时间过得真快,快到连她也记不起他的样貌了。

那些一起在街头巷尾奔跑嬉闹的日子,那些彼此分享糖果、心事的时光,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模糊。

如今,命运的轨迹陡然一转。

她看着面前即将要成为太子妃的卫娇,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轻声说道:“你马上要嫁给太子了,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荣耀。太子是个好人,只希望你这一辈子,快乐无忧。”

长孙斯年因太子而死,她恨太子吗?

恨也不恨。

她只恨世事无常,只恨时也命也。

两人相视一笑,卫娇握着姜有仪的手。

“我会的。”

……

“躯体修复进度91%。”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