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惊呼之声大作。
芷若心中猛得一揪,脑子一时空白。
也不知过了多久,直到有人摇晃她的肩膀,她才回过神来。
她慢慢转过头,看着扶她肩膀的人,迟疑道:“……大师姐?”
正是峨嵋派大师姐静玄,只见她握住芷若的肩膀,关心道:“芷若你怎么样?没事吧?”
“我……我没事。”她说完这句话,仿佛按下了启动键,一下子回过神来,连忙看向张无忌的方向:“张……曾少侠!”
却见一个极俊俏的小丫头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将他身体扶住。而张无忌也已经盘腿膝坐,正在运功疗伤。过了些许,脸上渐渐多了一分血色,虽然依旧苍白,却不如方前看上去那般可怕。
当下她便要过去察看他伤口,但身体一动,却被人牢牢抓住。芷若回头一望,只见大师姐静玄向她微微摇了摇头,说道:“芷若,快跟我回去……你刚才打得很好,师父和众姐妹都看在眼里,都很佩服你呢。”
芷若本就是心思敏感之人,一下子就听明白了大师姐的言外之意,自然也就想明白自己这个时候过去何其犯嫌招忌讳。然而想明白是一回事,说服自己的内心则是另一回事。她不敢冲过去,但想起张无忌方才扑向自己的身影,她又怎么也挪动不开返回派中的脚步,哪怕大师姐在用力拉扯,她仍站着不动,只是一直看着张无忌,直到他睁开眼睛,悬着心才稍稍放下。
似是察觉到芷若的目光。张无忌睁开眼后便向她望去,看到少女担忧的目光,张无忌顿觉一股暖意流淌全身,虽仍觉胸口疼痛,却不以苦,脸上竟也露出一丝笑容。
两人目光相接,似是交流了千言万语,见张无忌面带微笑,又微微点头,芷若总算松了口气,不自禁的也回以微微一笑,却见那相貌极美的小姑娘已经扑到他怀里,嘴里叫着“你不能死,你不能死”之类的话。
看他手忙脚乱的安慰起怀中的小姑娘,芷若终于不再坚持,跟着大师姐静玄回了队伍当中。
见她归来,灭绝师太微微颔首,说道:“方才你与那小子比试拳脚时,是不是用了你自创的那套名叫【流风回雪】的借力打力的法子?”
芷若恭敬应“是”,详细答道:“……弟子这一路实战中,多有所得,便再做推演……”
灭绝师太默不作声,时而点头,以示自己在听。
等芷若说完后,她方长叹一声,对着芷若说道:“师父这段时日,有时也做推演,略有所得。只是一来仍未补全,二来你学武不过八载,就折腾出这么多新奇古怪的招式……推陈出新自是好的,但你年纪尚小,师父怕你沉迷于创新,反而忽视了牢固根基,故未与你言。”说到这里,她难得面露慈爱,柔声道:“不过今日见你与那小子比武,无论是内功剑法还是拳脚招式,都深得精髓,颇有小成。师父看了,甚感欣慰。”
以她的性子,说出“欣慰”二字,那当真是极为欣慰了。
芷若连忙道:“都是师父您教得好。”
灭绝师太听了摇摇头,“嘿嘿”一笑道:“你师父我武功不曾弱于人,只是这教徒弟的本事,却不怎么高明。”她向来心高气傲,教导众弟子也极是严苛,如今日这般在弟子面前坦诚己过,可谓罕见。不过正因此,也可见她此时之欣悦。
不错,灭绝师太此战虽然败北,以致颜面无光,但心情却并没有太过糟糕。
原因无它,正在于“后继有人”四个字。
坦诚讲,今日见那姓曾的小子与她最钟意的小弟子似有情弊,着实令她恼火。她虽然不会真的以为芷若背叛师门,也不曾禁止俗家弟子婚娶。但那曾姓小子站在魔教一方,屡次坏她好事不说,今日更要力阻六大派灭魔,令她不得伸展己志,心中早就将其视作魔教同伙,甚恶之。芷若与他有瓜葛,哪怕是那小子单相思,也令她甚为不喜。
但后续芷若表现,显然是重师门第一。这倒也罢了,她本来也不曾相信芷若会为这个小子背叛师门。但之后芷若与其比试,却着实令她大吃一惊。
无它,实在是太过惊艳,以致大出她之意料。
无论是剑法,还是手上功夫,都根基扎实、法度严谨。而且明明用的是峨嵋武功,却都有别出机杼、推陈出新之意。如剑法,一招一式都是峨嵋派剑法,但每一剑都能料敌机先,这就绝非她所教导了,全然是这个小弟子一人领悟。
仅凭这一样本事,灭绝师太就可以断定,自己这个爱徒假以时日,必然会成为天下第一流剑术名家,甚至超越她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看到这里时,灭绝师太其实已经心怀大慰,只觉得峨嵋派后继有人。
然而没想到的是,这个小徒弟给她的惊喜还远不止此。
其后她与那姓曾小子比试拳脚时,虽用的是峨嵋四象掌,但骨子里却是一种高明的借力卸力、借力打力的巧妙运劲法门,仔细观察,正是自家徒儿年前向她汇报的那门粗粗自创的【流风回雪】。
当初芷若向她汇报时,她虽然也觉其中颇有精妙,但理念奇异,又不完全成形,平时虽然也做了些推演,但因为没有达到芷若那般对内力的精妙掌控,对其义理的理解也总有隔阂,因此进境不大。
其实也可理解,芷若这门【流风回雪】,除了理念过于“现代”外,其根基也在于她对内力的精妙操控。与之对比,灭绝师太虽然见识不凡,内功更是深厚,但对内力的细微操控却远远不及芷若,因此,她以内力凝“光滑斜面”和“塑网成形”就困难多了,也失之笨拙,难有进境。
也正因此,灭绝师太多少有些觉得自家徒儿这门功法有些“空中楼阁”的意思,根基不牢、体系有缺,因此也多少有忽视之意,平常推演也不甚尽心。
但看到芷若在场上与曾姓小子的拳掌比试后,灭绝师太才觉得大错特错!
这门功法哪里是根基不牢、体系有缺?明明已经初步成型、拥有实战能力了!而且效果极佳,威力极大!
因有【四象掌】作遮掩,围观的明教和六大派众人中,见识稍浅之人可能还看不出芷若掌法中的玄妙,虽然疑惑两人之交手,有些应对过于奇怪,却识别不出其中玄机。即使是各派掌门或名宿长老,多数也只是略窥一二、隐隐有知。不是他们见识不行,而是如此高明的借力打力、腾挪反弹之技,江湖上已经多年没有流传了。如灭绝师太,也只是曾听师父说过,当年北宋年间,江湖上强盛一时的慕容世家,有一门叫做【斗转星移】的借力打力之技,不论对方施出何种功夫来,都能将之转移力道,反击到对方自身。出手的人武功越高,死法越是巧妙,令敌自作自受,因此也在江湖上闯下“还施彼身”的偌大名头。
只是这慕容世家,早在北宋末年就已经烟消云散。时隔两百余年,也就是峨嵋派这样传承有序、且开派祖师本就自有传承的大派才知晓这样的江湖逸事,但凡是传承弱一些、年限少了些,连知道都不知道!
换言之,自宋代以来,凡三百多年,江湖上也就流传过这么一门借力打力之技!
——也正因其稀少,所以虽然一早自家徒儿就将这门功法献上,但灭绝师太却并不曾过于重视——如此罕见的武技,哪怕自家徒儿天纵之才,也不至于十七八岁的时候就能自创吧?
所以,不曾见过类似高明武学的江湖名宿前辈们,即使看出些许端倪,却也未曾往这方面细想——毕竟,若是峨嵋派真有这般武学,那绝对是轰动江湖的大事,甚至足以奠定峨嵋派与少林、武当三足鼎立之格局!
因此,若真有此等顶级武学,峨嵋派要么藏着掖着一段时间,要么就是大张旗鼓的宣告,如灭绝师太方前与曾姓少年比剑,正是绝好的展示机会,而不至于被其搞得如此狼狈。
也因此,凭借这些名宿前辈们的眼力,即使看出了些什么,但若一时转不过弯来,就总隔着一层窗户纸,如果没人点明,就怎么也想不到正确的点子上。
不过,其他人因这种认知上的障碍而不明,灭绝师太不会啊!
她可是很清楚自己徒儿有这么一门借力打力之技的,自然也就能从那些许端倪之中瞧出其中的牵引挪移反弹之效。
灭绝师太一度惊呆了!
惊呆了之后则是欣喜若狂!
一门高明玄奥的借力打力之技,究竟有多么强力,对个人武功的提升作用有多大,继而对一个门派的发展壮大又有多大的助推作用,作为武学宗师、作为一派掌门,灭绝师太是再清楚不过了。
如果有人不清楚,看看芷若在场上的表现就知道了。
固然那曾姓小子也自缚手脚,但彼时他对敌少林、崆峒时没有自缚手脚吗?对战昆仑华山四人时没有自缚手脚吗?然而结果却又如何?与之相比,芷若的表现可堪与昆仑华山四位掌门名宿相提并论了。
一个入门学武不过八载的少女,就能凭借这门功法与各大派长老名宿相提并论,那要是人人都学了呢?
虽然这门功法十分难练,虽然其义理古怪以致她这个做师父的也有些难以入门,虽然真要练成好像还要如芷若那般对自身内力加以改造、提纯……但不管怎么说,芷若既然练成了,就说明这门功法是可以修炼的,既然可以修习,那就无非是练到几成、需要多少时间的问题了。
而无论众弟子练到哪个份上,哪怕只是一成,峨嵋派之战力也是今非昔比了。
对于一个将一生都献给峨嵋派的长者来说,还有比这更好的消息吗?
她看芷若,真是越看越爱,无论是容貌、风姿、气度还是见识、武功,都是上佳,真真良金美玉、阆苑仙葩。不禁又温声道:“师父这段时间对你这法门,也推演一二,今日见你与那小子比试,又有所悟,你仔细听来……”当下便将自己这段时间的推演领悟一一告知。
芷若仔细聆听,只觉又有所获。
灭绝师太授完,看她凝神细悟,心中甚慰。这时听到那曾姓青年又哑着嗓子道:“峨嵋、武当两派有哪一位不服在下调处,可请出来较量。”
灭绝师太冷哼一声,她已隐隐预感到这次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之事似有功败垂成之可能,但因为芷若带来的巨大“利好消息”,却也不是那么愤恨气恼了,只是冷声道:“峨嵋派今日已然落败,你若不死,日后再来算账。咱们瞧武当派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