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追书网 > 【综武侠】峨嵋剑仙 > 第61章 倚天剑寒(61)

第61章 倚天剑寒(6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晚,因顾虑芷若身体仍虚弱,张无忌、小昭不曾久待。翌日一早,芷若醒来后,又正式与杨逍、韦一笑及杨逍和已故师姐纪晓芙之女杨不悔见了面。

她原本穿的翠色衣衫早已破旧,好在与张无忌同行的还有两个年轻姑娘——小昭年纪小了些,倒是杨不悔与她身形相差仿佛,昨夜虽未见面,但一早就送来一套珠白色衣裙供她换洗。

峨嵋派与明教结怨,一是大师伯孤鸿子与杨逍比武被气死,二是师姐纪晓芙被杨逍奸辱后反生情愫,这两件事都与杨逍有关。当然,细究起来,其实也真说不上是多深的仇怨。大师伯比武比输了,虽然按照师父的说法,是杨逍使了诡计,但比武嘛,关键还是胜负,只要不是提前埋伏帮手或设下陷阱,又或者用了江湖所不耻的毒药,其余手段大都可以使来,最多让人说一句“不够光明磊落”,但不影响胜负认定。想那大师伯为保证胜局,还特意携倚天剑前去,这难道不算是“以神兵欺人”?至于之后受不得人言行羞辱,患病身死,那杨逍固然为人刻薄,没有君子之风,但大师伯又何尝不是太过孤傲,以致刚极易折。再者江湖比武,只要是两人公平较技,连生死都不轮,何况比武之后被气死。

可能也正因为按照江湖规矩,大师伯之死实在不能强按在杨逍头上,再加上杨逍也确实武功高强,所以师父虽然因此事深恨杨逍乃至迁怒明教,但明面上却不曾有所报复。

至于师姐纪晓芙之事,这个绝对是杨逍的恶行,洗都洗不掉。只是奈何纪师姐不争气,最后竟然喜欢上了杨逍。按照芷若后世的价值观,当事人都不在意了,其他人还多什么事?若她是灭绝师太,大概就是将纪晓芙逐出师门,至于与杨逍的过节另算。但当下终究不是后世,且灭绝师太为人刚强不说,对杨逍又深恨之,纪晓芙对杨逍的维护,无异是一种背叛!在这个讲究三纲五常的年代,背叛师门可不是个简单的罪名,而背叛之人还是灭绝师太极为看重、甚至想过传其衣钵的核心弟子,也正因如此,其背叛才是如此的令灭绝师太不可接受,以至于直接痛下杀手,清理门户。

而清理门户之后的灭绝师太,对于“勾引”爱徒“堕落”并为此毁掉峨嵋下一代的“掌门种子”的杨逍,又会是什么态度呢?

只会愈加痛恨!甚至连自己清理门户这份心痛也会迁怒于他!

不过那是师父灭绝师太的想法。至于芷若,她虽然尊重敬爱灭绝师太,但却不会像这个时代的人那样,唯师命是从的“愚忠之人”。对杨逍可能还有些个人厌恶,但对杨不悔,是真没有什么看法。

当然了,如今这个形势,她也算是有求于明教的。因此,就算她真对杨逍痛恨无比,这个时候也不会表现出来的。与灭绝师太相反,芷若从来都不是性格刚强之人,这点子柔软身段还是有的。

当下客客气气见了礼。杨逍身为江湖中的大人物,基本的城府还是有的,无论心中对峨嵋派、对芷若有无意见,这个时候都不会表现出来。倒是杨不悔,互相认识后,便急急问道:“周姑娘,武当殷六侠可是与你一起被俘?如今也在万安寺吗?”

芷若一愣,不意杨不悔一上来会问这个——按理说,她跟殷六叔没交际啊,有恩怨的是她的父亲和母亲,嗯,因为上一辈的恩怨情仇,所以对殷六叔感兴趣并给予特别关注?

虽然心有疑惑,但芷若面上不显,还是很认真的作了回答。杨不悔听说殷梨亭身上还有内伤后,脸上顿时露出了担忧之色。芷若看着纳罕,但交浅言深,也就没有多问。

未几,张无忌带着一个作行商打扮的年轻汉子走了进来,芷若定睛一瞧,见其虽面有沧桑,但剑眉星目,气度昂扬,宛如一柄出鞘之利剑,而其面容,亦隐隐有几分熟悉之感。

芷若心中略有所悟,不及开口,便见那青年激动的抢上前来,对着她道:“周姐姐,还认识我吗?”

这话一出,芷若再无犹疑,也不顾什么男女有别,立即上前,握住他的手道:“嗣业?你是嗣业?”

“是我!周姐姐!”周嗣业听到芷若一口道出他的名字,愈发喜笑颜开,“汉水一别九载,我真想你,周姐姐!”

“我也想念你们!”芷若也是高兴得很:“好多年不见,你还好吗?!常大哥呢?你们都好吗?”

“都好,都好。”周嗣业连声道:“周姐姐,这些年我学了好多本事。如今和常大哥领着好多我爹爹的旧部,大伙儿一起造反,杀鞑子、救百姓。”

“是,昨晚还听无忌哥哥说起你做的好大事!”芷若笑吟吟道,看着少年那昂扬意气,她的心情也不由自主的飞扬了起来。“只是战场上刀剑无眼,可有受什么伤?”

“不曾有受什么伤。”周嗣业张口就来,不过一瞧少女一脸不信的样子,才讪讪道:“嗨,都是些小伤,咱皮糙肉厚,不碍事,不碍事!”

芷若听他这么说,就知道在避重就轻,但战场上的事,本就是这样。不是她在这里说几句“小心”就能避免的。

“好了,好了。”张无忌不动声色的插进来,道:“叙旧不急于一时,我们还是先商量一下下步如何救人吧?”

此言正理。当下众人一起步入房间,准备详谈。

正这时,忽然窗上有声。在座众人,多是武功高绝之士,当下望去。只见窗户已开,一个人正探头来看。张无忌吃了一惊,只因那人脸上疤痕累累,丑陋可怖,正是昨夜见过的苦头陀。

苦头陀见他注意到自己,遂从窗边隐去。

张无忌顿觉有异,立即跃起,并大喝一声,“杨左使!韦蝠王!”杨韦二人齐声相应。三人先后纵身出窗,追了上去。

不提张杨韦三人追踪如何。余下众人,武功与三人相去甚远,知道追上去也是无助于事,反而有可能添乱,所以安心留守客店。至于如何救援自然也商讨不下去,倒是方便了芷若与周嗣业详叙别情。

相比芷若拜师峨嵋、山中学艺的“单调乏味”,周嗣业这九年来的经历要“精彩”得多,虽然比不上张无忌的奇遇连连,但也是跌宕起伏。

周嗣业之父周子旺本是袁州大族,但有朴素的正义感,对元廷官府的横征暴敛和蒙古的民族压迫,一直心有愤慨。也因此,当明教“五散人”之一的彭莹玉在袁州传教时,他虽家境殷实,却主动入教,并拜彭和尚为师,成为他的大弟子。之后更是举义反元,只是敌我力量实在悬殊,终被镇压。而其独子周嗣业,在元廷的追杀下,几度遇险,尤其是汉水之上,更是差点丢掉性命。好在遇到张三丰出手相救,这才侥幸脱逃。

汉水一别后,常遇春先是带周嗣业、张无忌二小前往蝴蝶谷,将张无忌托付给胡青牛。之后,又带周嗣业去寻彭莹玉。

寻到彭莹玉后,常遇春作为五行旗巨木旗下教徒,便告辞前去寻组织“归队”,而周嗣业则在师祖彭莹玉身边接受教导,学习武艺和“造反本领”。

周嗣业在彭莹玉身边待了六年。这六年,除了学艺外,还跟随彭莹玉游历四方,传播“革命道理”,寻找“造反同志”,眼界着实开阔不少。而这期间,周氏尚存族人及其父旧部逐渐知道少主在世并长大成人后,也都纷纷来见或致信联系。

十六岁的周嗣业,虽然年纪不大,但已长得人高马大,这几年武功也练得精熟。而跟随在彭莹玉身边,日濡月染,他这个天生的“造反种子”被磨砺得愈发锋锐。元廷对他而言,既是国恨,也是家仇。眼见元廷统治愈发昏乱,周嗣业按捺不住心中的复仇渴望,而彭莹玉也认为“玉不琢不成器”,所谓“堵不如疏”,叫他独自历练一番也是好的,于是也就放他离开。

彭莹玉只把这次下山当成徒孙的一次历练,没认为他能成事。只是没想到,周嗣业虽然年纪稚嫩,经验不足,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军事天赋,他下山后,很快就集结父亲旧部和周氏族人,果断起事。这当然是有些仓促的,元兵的反应也很快,但凭借过人的战场直觉,周嗣业竟然赢得了初战的胜利。

而更难能可贵的是,虽然战而胜之,但周嗣业反而意识到了自己的轻率,并认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和错漏。于是,之后他行事愈发有章法,并做出暂避锋芒的决定,率部向罗霄山区转进,立寨自守,一边屯田一边练武,一边对周围县城进行袭扰,对顺从元廷和民愤极大的官吏、士绅、地主进行惩戒,对厌恶乃至暗中对抗元廷的人进行保护。同时,利用山区复杂地形,对来犯元军诱其深入,埋伏围歼,连战连胜,很是打出了威名,周围过不下日子的百姓纷纷来投。周嗣业又约法三章,仲裁纠纷,学习治理民政,其为政光明,处事公正,由是名望大增,民心咸附。

这期间,曾作为其父部属的常遇春也来相投,而令人惊喜的是,常遇春同样是一个极具军事天赋的天才,且其打仗勇猛无敌,与周嗣业的用兵风格互补,很快就成为周嗣业的得力臂助。

在罗霄山区屯兵两年,周嗣业积蓄粮谷,勤练兵马,而元廷倒行逆施不减,统治愈发动荡,此消彼涨,周嗣业审时度势,认定驱除鞑子的时机已渐成熟,于是自称“汉王”,于去年秋后,率部东出。此时汉军兵精粮足,战士用命,将军用兵如神,所战连克,一时声势大振。元廷慌忙调兵数万镇压,却反被汉军大败。得胜后,汉军乘胜追击,至如今,江西隆兴府以南,几乎全部为汉军所有。而省治隆兴城也已被汉军包围。如果不是蝴蝶谷大会召开在即,可能现在周嗣业还在领军攻城,说不定现在已经拿下了隆兴城。

虽然隆兴城仍未拿下,但周嗣业所部自下山以来的这一连串动作,可谓战果累累,在天下蜂起的诸多义军当中,也属于表现特别突出的一支,周嗣业更是名声鹊起,成为无论元廷还是义军、无论士林还是江湖当中,谈论天下大势中被频频提及的人物。也就是芷若她们先是远征西域,继而又被擒囚禁,与外界隔绝,不然怎么也会知道这么一号人物。

周嗣业一番详述,芷若既为其成就高兴,又为其所历艰险而担忧。但很快,随着周嗣业说起蝴蝶谷大会的情况后,芷若心中不禁又生出另一种忧虑。

周嗣业是个细心之人,看到芷若神色,便主动安慰,说自己如今已是一军之帅,不像以前那样冲锋在前,稳坐帐中,还是很安全的。至于近前,常遇春常大哥已经返回军中,有他坐阵,前线战事无需担忧,说不定现在隆兴城已经拿下了呢。

然而芷若依然神色忧虑道:“嗣业,你如今是一军之主,但也是明教之一员。却不知在教中担任何职?”

周嗣业:“啊?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