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追书网 > 【综武侠】峨嵋剑仙 > 第16章 倚天剑寒(16)

第16章 倚天剑寒(1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好感度的加成,除了让灭绝师太提前教导芷若学习【峨嵋九阳功】外,对于周芷若在剑招上的创新,她也没有下意识的认为“胡闹”,而是认真观摩,对于其中的成功改动,也就不吝赞许,认为是“天分甚高”“敢于求真”“见解出众”,而对于错误的改动,也宽容为“必不可少”的“试错之举”,是钻研武学途中的必然现象。

众师姐师兄们啥想法,芷若不知道。反正于她而言,就是有了灭绝师太的“背书”后,在武学钻研上,也变得愈发“胆大妄为”。

当然了,所谓的“胆大妄为”,不过是不知情人“眼中”所见罢了。而事实上,芷若固然放开了顾忌,但对武学钻研本身却更加投入、更加纯粹。

能得知灭绝师太的赞赏是意外之喜,于她本身而言,钻研武功,更多的还是出于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

有了灭绝师太更加悉心的教导,芷若之前在武学上的许多困惑,都得到了解答,而这种基于传统武学理念的答案,与她来自后世的思维相结合,自然碰撞出了更多的火花。

经过这些年的学习、观摩和钻研,芷若已经认识到,自己虽然学了几年舞蹈,上了几节人体结构课,好似更懂人体科学。但这个世界的武术家们,对人体的了解,也并不比所谓的“现代人体科学”逊色,尤其是那些流传上百年的经典剑法拳法,或为一派根基的核心武功,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无可挑剔。而这还是那些纯外功的招式,如果是需要内力配合的武功,就更不是只懂得肌肉、骨骼的“现代人体科学”所能指导的了。

不过吊诡的是,明明有着舞蹈训练和现代人体科学知识打基础,但芷若并没有在武功招式上有什么出彩的创新;反而上一世毫无根基的内功领域,她却“折腾”出了更多的成绩。

于是,在成功“折腾”出了【藏剑式】后,她又先后“折腾”出了一个半成果。

“半个”成果是暗器。

所谓暗器,就是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临战时可以隐蔽掷出十几米乃至几十米之远的武器。当今这个武侠世界,暗器种类甚多,什么飞镖、金钱镖、飞蝗石、飞刀、袖箭、飞针、铁蒺藜等等,林林总总,从“驱动力”上看,大致可分为手掷、索击、机射、药喷等种类。后两种不必说,从名字上看也知道靠的是机械力、火药喷射力等“外力”,前两者则靠的是施发暗器之人本身的力量和技巧。

暗器的“性能”,无非取决于四个因素:速度、威力、距离、精准。不过细细分析,距离这个因素深入研究的意义不大。作为用于十几米至几十米远的兵器,无论是手掷还是机射、药喷,基本上都可以达到,也就索击这种“可回收暗器”的攻击距离短一些。理论上,机射、药喷类暗器的投掷距离可以更远,但再远些就已经脱离“暗器”的范畴,而且在技术手段没有突破性跃升的前提下,延长投送距离无非是在机发装置上“堆料”,堆多了固然可以射得更远,但也变得更加笨重、累赘,也就失去了“暗器”的意义,与之相比较的应该是弓弩火枪等远距离兵器。

再说精准度。暗器这种东西,并不像枪械那样,还有个准星什么的,准不准,基本上全取决于个人本领,一个人如果学艺不精,或是对手太强,打不中也是寻常事,想要提升,那也得因人施策,没有什么统一标准或特别好用的办法。

至于威力,主要依靠两点,一是暗器本身带的杀伤力,这又大致上分为两种,一种是依靠暗器本身的锋锐或沉重进行杀伤,另一种则是暗器附毒,依靠诡异莫测的剧毒来杀伤,江湖上的成名暗器,多数都是靠“毒性”扬名。

除了暗器本身的杀伤力外,还有的暗器是依靠附加在其上的力量杀伤,最常见的就是施发暗器之人将内力灌注其中,既是加快暗器施发的速度,同时也是依靠这种高速度带来的动能,增加暗器的杀伤力。

最后就是速度。机射、药喷类暗器,自然是依靠机发装置储蓄的能量,能量多,自然就快,能量少,自然就慢。这些依靠“外力”的,想要提升,自然是需要在机发装置上下功夫,比如改进机械结构、优化火药比例等等。

至于手掷和索击暗器,依靠的就是习武之人本身的本领了,最简单的,手劲大,肯定就掷得快也掷得远,反之,就掷得慢也掷得近。而江湖上的暗器功夫,很多指的就是这种掷射手法,这里面有历代传承下来的巧劲、套路,而其中,高深的暗器手法,必然要施加内力。

这显然也是毋庸置疑的,手劲大,掷得快,而施加内力,肯定比专靠蛮力更有“力量”,自然也就会掷得更快。而如何施加内力,自然也会有各种技巧,虽然都是灌注内力于其上,然后用力抛掷,但具体如何灌注,如何发力,技巧不同,效果自然也大相径庭。

芷若对暗器的研究,就是始于对内力发力技巧的兴趣。

因为本质上,她研究的是“内力的创新性运用”,而暗器,不过是她对内力创新性运用这个大课题下的子课题罢了。

但是研究开始后不久,芷若就发现,在灌注内力加快暗器施发速度方面,并没有,或者说是她自己并没有什么好的改进思路。在这个路径里,内力本质上是一种驱动力,而这种驱动力,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太本质的不同,区别就是量的多少,而同等内力下,通过高等级武林秘籍修炼出来的内力,并没有表现出比普通功法修炼出来的内力明显高出很多的驱动力。

不过,对暗器的研究,本就是芷若新开的一个换脑子的休闲项目,对“出成果”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

可能也正因如此,在这个项目上,芷若的脑子特别活,在“内力驱动”上没有特别好的思路后,她也没有气馁,而是脑子继续天马行空的各种想象,然后某一天,她忽然发现,自己之前对暗器精准度的分析,其实并不是很准确。

或者说,常规意义下,提升暗器的精准度确实没有“捷径”,但不代表没有其他的法子。

譬如,扩大打击面。

嗯,简言之,就是“精度不够、数量来凑”!

一枚小小的银针击中二十米外正在施展轻功腾挪的敌人,也许很难,想要击中他的心脏,更是难上加难。但如果同时打出十枚银针呢?是不是命中率就提升了些?

当然,前提是不能太分散。

由此推之,如果是一百枚呢?两百枚呢?两千枚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