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追书网 > 虞情·逐月 > 第131章 疑问

第131章 疑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献礼之后,长庆宫赐宴,然后今天就算忙完了。

然而午睡没多久的宁玥被唤醒了,说是太后传她到居安堂。

居安堂在长庆宫东南方,三面环水,是个夏日消凉的好去处。但宁玥心里清楚,今天下午面对的绝对不是单纯的消凉。这件事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于是就换了日常的便装去了居安堂。

果然,宁玥在顾尚宫的引导下入了坐,太后和皇帝就来了。皇帝看了一眼宁玥就说:“传他们进来吧。”然后顾尚宫就放下了太后和宁玥面前的竹帘,这是要见外臣了。

外边进来了一群人。诚安伯夫人从侧门进来,对着太后和皇帝见礼之后,在宁玥身边落座。隔着竹帘,宁玥勉强认出了几个见过的的人,有范正合、程纲,有宗正卿、鸿胪卿,还有凌侯,还有两个宁玥好像见过但是不认识的人。其他人也分别落座,看来今天是要花上很长时间了。

皇帝见人到齐了,清了清嗓子说道:“听说今天上午前来献礼的一个使者来自于一个从未有人听说过的国度,而王妃对此国度似乎有所了解。朕今天也不算忙,几位爱卿也有些好奇,所以今天一起来听听王妃对这个国度知道多少。”

皇帝语气虽然很轻松,但显然不是单纯来听故事的。

“妾并不了解这个国度,只是略只一星半点而已。不知陛下想知道些什么?”

皇帝轻轻一笑,说:“我们说了这么九,还不知道改怎么称呼这个国度。王妃应该是知道的吧。”

宁玥一边粗算着年代,一边回答:“这个国度有很多名字,从未真正地统一过,历史上也数次改名,所以并没有确切的名字。但是那片区域可以用一个统一的称呼来代替,如果我没有记错,按照他们的发音应该是叫兰东。”

皇帝轻轻重复了一声兰东,看到凌侯的眼神,就说:“凌侯想知道什么?”

凌侯起身朝皇帝一拜,然后转向宁玥,问道:“敢问王妃可知道兰东在哪里,又该如何抵达?”

宁玥手指敲击着桌面,拼命地回忆着世界地图和曾经读过的历史,良久才回答道:“兰东离我们最近的应该是查玛城,查玛城到果拉城的路途,大概有三个果拉到宛京的距离。”说到这里大家都吸了一口气。果拉城是西域九十国最西边的城池,如此算来,兰东还真的是远在天边啊。当然,若论直线距离是没有那么远的,但是考虑到中间阻隔了大片的山地、高原和隔壁,三倍距离差不多了。

“宛京到果拉城大概有六千里,查玛城大约在果拉城南偏西八千里。但是要从果拉城去查玛城,要先沿着莽岭往西南走将近四千里。这四千里是应该是没有什么人居住的,然后沿着莽岭西麓和一片大沙漠的东边往南然后偏东再走六千里,这段路全部是山路,实际走下来可能有八千里不止,路上可能有人烟,但是当地民风彪悍,杀人如麻。走到沙漠尽头继续沿着莽岭进入塔山,往东南走三千里,有一个山口,是唯一可以穿过塔山进入兰东的地方,进到兰东之后往东再走一千里山路,才能到达查玛。”

“那么那个兰东使者是怎么到达果拉的?”凌侯追问。

宁玥想到这个问题,叹了口气,扶着额头。帘外人以为她不知道,可范夫人清楚地看到,宁玥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愿意提起。范夫人扶了扶她的后背以示安慰,宁玥缺勉强扯出了一个微笑,然后回答凌侯:“如果我记得没错,他们的使团有一百人,还带了八百奴隶。”

可是最终到达果拉的只有一个人。

宁玥刚刚沉默的原因不言而喻。那八百奴隶不仅承担着最繁重的体力劳动,甚至在使团陷入绝境的时候还要成为使团的口粮。八百奴隶对一百使团,以及活人之间的生存斗争,还有路上的重重困难,发生过的事情简直难以想象。

“还有一条路,只是现在还走不通。走水路过去,从雳港出发往南,一千里,然后往东南两千里穿越成千上万的海岛和神出鬼没的海盗,然后再走约莫两千里的逆风带,才能到达兰东的东部。但是目前我们能造出来的船根本没办法对抗南边神秘莫测的海上气象和强烈的西风带。所以我们暂时是没有办法走水路过去的。”

“可是他们可以走水路过来啊。”一个好像是武将的人说道。

宁玥轻笑了一声,说:“他们是不会过来的。”然后宁玥又细细地解释他们为什么不会过来,因为自然条件太好,因为地理环境阻隔,因为一盘散沙,因为思想奇特。再给他们五百年他们也杀不过来。宁玥手边的茶水都续了五六杯了,嗓子都有些沙哑了,所知也几乎全盘托出了,这群人才不再追问。

“朕一直想知道,这些见识,王妃是从何处得来的?”皇帝终于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自然是和太祖的见识同出一处了。”这是事实。

程纲马上反驳:“可是太祖又不会知道兰东几十年前死了一个女王建了一个绝美陵寝之事。”

果然言多必失啊,这点漏洞都能被抓住。

“程大人又怎么知道太祖不知道这件事呢?”

魏青云自然是知道这件事的。毕竟那座陵寝不仅保留到了千年之后,还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景点。

可是其中的关窍是程纲等人无法参透的。

该说的都说完了,再多的宁玥也不知道了。在座的众人一边惊诧海外竟然还有这么一个庞大的文化群体,一边疑惑年纪轻轻的瑞王妃又是如何有如此广博的见识。

朝臣低声讨论了一会儿,有骁腾卫送来了一个信封,直接呈递给了皇帝。皇帝同太后细细看了一遍这几页纸,然后转给了座下的几位臣属。

宁玥低声询问:“他们可是在别处审问我的兄长?”

师母轻轻点了下头,又说:“不能说是审问,只是此事事关重大,需要将你们三方的陈述相互印证一下而已。”

这么做既是意料之中,也是情理之中。

待众位臣工对着宁玥的问询记录看完了这几页纸,程纲清了清嗓子说道:“王妃的陈述同令兄还有使者普兰的陈述,不尽相同。”

“程大人是怀疑王妃在说谎?”范夫人听到这话立马反问道。虽然她的丈夫就坐在对面,可是她从来都是把宁玥当作女儿来疼的,自然不能允许别人的质疑。

范正合自然是明白妻子的心思,赶紧出面回应:“夫人莫慌,我等并不是怀疑王妃,只是想问清楚事实而已。”

范夫人还想说话,却被宁玥拦了下来。宁玥拍了拍她的手,示意无妨。

“我初到长庆宫的时候,母后赏赐了一株红珊瑚用作端敏殿的装点。前些天我忽然发现从窗外望去,那株珊瑚竟有点猴子的轮廓。可是我平日里从殿内看过去,那珊瑚明明是金鸡的形态。”

简简单单的一个比方,所有人都明白了三者的回答有出入的原因。王妃、罗信和普兰对看兰东的角度不一样,所以看到的形态也不一样。若他们三人的表述都是一样的那才是有问题。

后来,宁玥又解释了一些同罗信和普兰的回答有出入的地方,一直到金乌西沉,皇帝才带人离开了长庆宫。

居安堂之剩下了太后和宁玥两个人,她们面前的竹帘早就被收了起来,身旁的侍者也都退了出去。

太后起身,宁玥也不敢继续坐着。太后走到了水边,凭栏而立,宁玥就静静地跟在她的身后。

“近日我一直在想,我的儿子到底娶了一个怎样的妻子?娶了这样一个身世离奇的妻子到底是利是弊。”

宁玥只是静静地听着,不知道太后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情绪还是想要寻求一个自己也不知道的答案,所以并没有开口回答。

“刚刚你师母临走前质问我,为何总是要趁阿瑜不在的时候处处为难你一介孤女。可阿瑜是我的儿子,十月怀胎,二十多年的牵绊,我又怎么放心把他交给一个离经叛道的女人。”

太后权势再怎么强盛,她也是一个母亲,她对外的坚强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不管是对皇帝还是对自己,宁玥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哀伤从心底升起。

“你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太后忽然问起来。

宁玥轻轻拭去眼角还未落下的一滴泪回答道:“我的母亲,她很爱我。她是一位大方、知性、温柔、充满智慧的人,她配得上所有美好的词语。”可终究,泪水是止不住的。

太后看到她的泪水,忽然心中就软了,抬手想要帮她擦掉眼泪。

可是宁玥却后退了一步,似乎是下定了决心,抬头看着太后说道:“我的母亲,不会任由我陷进别人的谋划中,还被人责罚;我的母亲,不会任由我被男人的花言巧语所蒙蔽,还给他背弃我的机会;我的母亲,更不会放任我嫁给一个伤害过我的男人,让他和他的家人限制我,质疑我!”

太后暗中握了下拳头,背过身说道:“可是你的母亲、你的家族都不在这里!你已经是阿瑜的妻子,我的儿媳,是大陈的瑞王妃。”

宁玥苦笑了一声,轻声说:“太后说的是,我是魏天瑜的妻子,是您的儿媳,是这个王朝的王妃,却唯独不是我自己。”

“人生在世,又有谁能做自己,特别是站在高处的人,一面受着百姓的供奉,享受着天下最好的衣食,一面受着万民的审视,也要成为天下人的表率。”

“可是太后,如果不是您的儿子横加阻拦,我本来是可以做自己的。”如果没有魏天瑜的阴差阳错,她本来是要做平京杜府的主母,婆母远在宛京,丈夫爱她敬她,府中上下都是她说了算,将来也许会有几个调皮的孩子惹她生气。可这一切都被魏天瑜破坏了。“拜您的儿子所赐,我只能像个人偶一样,被迫接受着一切。”

谈话终于还是不欢而散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