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这事总算告一段落。
四名弟子拖着两架雪橇,众人继续向西奔驰。
那村女路上悠悠醒转,那断腿男子还指点她如何缓解伤势,灭绝师太诧异还询问了几句,只说自己叫曾阿牛,师父是乡下小镇的一位无名儒医。
听上去就像是推托之词,灭绝师太性格高傲,不屑与之计较,也就不再追问。
一直走到天明,众人方才停下歇息,分食干粮。
芷若见两人可怜,便拿了几个冷馒头,分给他们。
待将馒头递给那年轻男子时,忽然听他低声说了一句话——
“汉水舟中喂饭之德,永不敢忘。”
芷若全身一震,转头向他瞧去,果然依稀能看出其年幼时的样貌。
正是武当五侠张翠山之子、当年张真人携其问诊寻药的小男孩张无忌!
汉水之变是芷若一生之隐痛,因此事所结识之人,她也都因此而念念不忘。而她后来又蒙张真人收留并转荐峨嵋派,因此对武当派总是格外有一份亲近之意。张真人一百零五岁寿辰时,她还托门中姊妹捎信问候,并询问一干人等近况,其中就包括汉水相识一场的张无忌,结果却得到在蝴蝶谷治伤的张无忌失踪的消息。
当时她还偷偷哭了一场,只觉得人生无常,郁郁寡欢的好些日子。却没想到,一别八载,竟在这遥远的西域相逢。
芷若一时真是惊喜交加,她嘴唇翕动,似有千言万语在嘴边,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些年过去,芷若再不是当年对江湖武林一无所知的渔家女了。她很清楚,张无忌身上背负着什么。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谁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因为这句流转甚广的江湖传说,不知多少人对屠龙刀趋之若鹜。由此引发的腥风血雨,不知凡几。
而最近因这把屠龙宝刀引起的血案,就是二十多年前“金毛狮王”谢逊在王盘山扬刀立威大会上将宝刀抢走,并与天鹰教教主、“白眉鹰王”殷天正之女殷素素、武当五侠张翠山纠缠在一起,三人一同泛舟海上,不知所踪。
结果十年后,张翠山、殷素素泛舟归来,与两人一同归来的还有一个名叫张无忌的小男孩——原来两人已在海外孤岛成亲生子,张无忌还拜谢逊为义父。如今他们一家人归来,而谢逊还留在海外孤岛冰火岛上。
于是,张殷夫妇并稚儿张无忌成为无数人眼中的“唐僧肉”,各路江湖人士甚至包括少林寺在内,都以为同门亲友报仇的名义,追索谢逊下落,名为找谢逊报仇,实为求取宝刀。彼时正是张三丰百岁寿辰,张翠山为免牵连师门,被逼自尽,殷素素亦自戕殉情。而张无忌也在此前后被蒙古官府高手所擒,虽被救回,却身中寒毒。之后遂有张真人携其下山问诊求药之事,也就有了汉水相逢。
所以,在张翠山、殷素素死后,当世知晓谢逊下落的,唯有张无忌一人。此时若是公开其身份,芷若虽相信师父灭绝师太品行,但她同样知道师父向来将光大峨嵋放在首位,若是有知晓屠龙刀下落的可能,会不会……
芷若不想去赌灭绝师太的选择。而之前张无忌以假名“曾阿牛”遮掩,也许也有这些考虑,所以虽惊喜无比,但也强抑心中喜悦,好在她背对峨嵋派众人,倒也不曾有人注意到她的短暂失态。
故人相见,芷若心中有千言万语,但嘴唇张了又合,最后只是轻声问了一句“身上寒毒,已好了吗?”
张无忌轻微点头,同样轻声道:“已经好了。”
芷若长舒一口气,眼圈一红,连忙举袖遮掩,并转身走开。
张无忌痴痴的望着少女离开的背影,那知晓他身份时的喜悦、听他寒毒已好那瞬间变红的眼睛,都深深的铭刻在他的心中。
忽然听到耳畔传来声音:“她跟你说什么?”
张无忌一惊,这才发现自己还盯着周芷若离开的方向,而自己刚刚结识不久的小伙伴蛛儿正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他,当下脸上一红,搪塞道:“没……没什么。”
这村姑装扮的少女名叫蛛儿,是他跌落悬崖后机缘巧合遇到的一个姑娘,性格古怪,但待他很好,且其身世也很可怜,令他有同病相怜之感,不知不觉间两人竟结下了深厚情谊,蛛儿之所以杀朱九真,正是听闻他曾被这恶女欺辱。张无忌对她甚是怜惜,只是蛛儿心中另有所属,虽感念其情谊,却又拒绝接受,但要是看到他对别的姑娘有接触,她又极是生气。之前她与周芷若交手时,因他流露出对周芷若的关心之意,还被她打了个耳光。他虽生气,但又怜惜她,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只是其妒意之盛,着实令他苦恼。
果然,听他搪塞,蛛儿哼了一声,怒道:“当面撒谎!”
张无忌愈发脸红,只是脑海中仍然无法控制的回想起周芷若离开时那红通通的眼圈,泪光点点,潋滟非常,竟是那样的妩媚。
峨嵋派在此休息了约三个时辰,又动身向西急行,如此连行三天,众男女弟子不论赶路休息,都极少说话。以致张无忌始终不知峨嵋派此行目的。
此时张无忌腿伤已经愈合,随时可以行走,只是一路所经之处都是莽莽平野,实在不便逃跑。因此只好伪装腿伤仍在,再暗觅时机。期间为蛛儿接上腕骨,灭绝师太冷冷地瞧着,也没加干预。只是始终不曾提及放他们离去。
日间休息、晚间歇宿之时,张无忌忍不住总要向周芷若瞧上几眼,但她始终没再走到他跟前。
到第四日清晨上,她才又从某个女弟子手中接过水囊,给他们送来,全程不曾说过一句话,只是递水囊时,才似是无意间将手心敞开,张无忌这才看到那白玉般的掌心写着三行字——
“腿伤何时能好
此行危险 早离为要
近日必有敌来犯 若伤已好 或可趁机走”
张无忌心生感动,他向来侠义心肠,且别人对他越好,他越是有十倍、百倍回报之心。见芷若掌心写明“此行危险”,他反而担忧起芷若的安危。心想若是此行芷若遇险,他若在场,才好助上一臂之力。这么一想,反而不急于离开。
于是他缓缓摇了摇手,假装腿伤未愈。
芷若见了,蛾眉紧蹙,星眸略暗,随后波光流转,似是在叮嘱他小心。见他轻微点头,这才转身离开。全程未曾说过一句话,但在张无忌心中,两人实是已交流了千言万语。心想芷若妹妹还是如当年初见时那样,善良温柔,从未变过。
张无忌自去蝴蝶谷胡青牛就医以来,已过八载。这八年时间,其所经所历,坎坷跌宕,乃平常人一生所未有,堪称传奇。所遇之人,偶有良善,多数却是满怀恶意的坏人,人心诡谲,不知让他吃了多少苦头。而今与幼时伙伴异域相逢,本就是人生一大乐事,更可喜的是,儿时故旧依然分毫未变,善良依旧,纯真依旧,曾经的美好依旧,一时间虽是冬日,却让他觉得全身都暖洋洋的。
这般又行两天,众人来到一片大沙漠中。行走间,忽听得马蹄声自西而来。灭绝师太做个手势,众弟子立时散开,在沙丘之后隐身伏下。
片刻后,四个身穿白袍、袍上绣着一个红色火焰的骑手自远驰来,至近处,突然见到沙地上的足迹,正勒马注视,大师姐静玄师太拂尘一举,峨嵋众弟子立刻从埋伏处跃出,向四个骑手杀来。
结果自不必说,这四人虽然立即拔刃突围,但先机已失。峨嵋倒是名门正派气度,亦只派四名弟子上前杀敌,但其余人守在四周,根本没有四个魔教徒突围的希望。很快,四人中便有三人被擒。
余下一人武功明显更高一筹,用弯刀砍伤与其交手的峨嵋派男弟子,被峨嵋派三弟子静虚师太拿下。
美中不足的是该魔教徒落马前,忽从袖袍中放出三只信鸽。静玄及众弟子虽暗器纷出,但还是有一只信鸽脱逃。
有弟子从被打死的信鸽腿上小筒取出信卷,却是向魔教向天鹰教告急的。
天鹰教教主殷天正当年是明教四大法王之一的“白眉鹰王”,自明教前教主阳顶天失踪、光明顶内乱后,他一气之下,离教自立,别创天鹰教。因有这段渊源,明教值此危难时刻向天鹰教也并不奇怪。
静玄还要向四个被擒的魔教徒审问详情,却不想四人都颇为硬气,早就□□药于牙齿当中,审问没几句,就齐齐服毒自尽。
魔教中人如此“死硬”,灭绝师太当然不喜,她一身低气压,众弟子自然也是一脸肃然,以致明明是峨嵋派小胜一局,却孰无喜色。
当晚休息。二更时分,忽听得驼铃声响,自远及近,又忽东忽西,忽大忽弱,飘忽不定,行同鬼魅。峨嵋众人相顾愕然,起身戒备。
灭绝师太朗声喝道:“是何方高人,便请现身相见,这般装神弄鬼,成何体统?”
话音刚落,铃声立止,这一夜竟再无动静。
只是第二日夜里,驼铃声再次响起。灭绝师太再度斥责也无用。
于是大手一挥,命众弟子继续休息。那铃声响了半天,发现再不能干扰峨嵋派,似觉无趣,由是寂然。
只是次日清晨,众人收拾衣毯,起身欲行时,竟发现营地中混入一人,裹着一条毯子,在两个男弟子身旁呼呼大睡。
众人皆惊。昨晚虽然遵灭绝师太之意不理骚扰,但轮班守夜等制度仍照常执行,结果有人混了进来竟无人知晓?旁人倒也罢了,灭绝师太何等本事,竟也没有注意到人群中多了一人。
惊愧之余,便有一位男弟子伸出长剑挑起毯子,见毯子底下趴着一个身披青条子白色长袍的男子,仍在熟睡。
芷若此时已是警铃大作,这般怪异的情形,只觉得隐藏着莫大的危险。
但其他人却不做此想,三师姐静虚向来行事操切,见此人无礼,已挥动拂尘,朝他打去。但下一瞬,其拂尘竟脱手而去,直冲天空,引得众人不自禁地抬头观看。
芷若既已警铃大作,自然不曾因此走神,但这男子手法之快,即使她没有走神,竟也没有看清。要知道自她对内力进行“提纯”后,得益于内功质量的提升,其听力、眼力等五感都大有增强,便是如此,竟也没有看清刚才这男子的动作。
正此时,突然听到灭绝师太叫道:“静虚,留神!”
这一次,芷若勉强看清了这男子的动作——他忽然平地起身,随即双臂一环一点,近侧的静虚师姐就被他点倒横抱于怀,此时他尚在半空之中。
下一瞬,他单腿落地,身体尚斜,却已做出疾驰之姿,当他身体扶正、另一条腿也落地时,人已经奔出三丈之远!
这一连串动作发生在须臾之间,不,应该说是发生在灭绝师太说话警示之间,当灭绝师太话声甫落时,他已经完成了起身、点人、擒获、横抱、奔跑一连串动作,其人身法之捷、轻功之高,简直骇人听闻!
芷若一下子被镇住了!
等她回过神来,这人已向外飞奔。还是大师姐静玄沉稳有度,已拔剑在手、施展轻功追去。一旁的苏梦清师姐也紧随其后。
只是此人轻功实在卓绝,远非静玄、苏梦清两人所能及。当此时,灭绝师太一声清啸,于眨眼间越过静、苏二人,全力追来。
然而以灭绝师太之能,竟也对此人无可奈何。这男子似有意炫耀轻功,竟不遁走,然而无论灭绝师太如何发力,却始终追他不上,两人绕着人群连兜四个圈子,那人突然将静虚向灭绝师太掷去,而后长笑一声,留下一句“六大门派围剿光明顶,只怕没这么容易吧”!话声落时,人已经向北掠去数十丈,数息后人就消失在飞扬的黄沙当中。
灭绝师太双手接着静虚,脸色铁青,一语不发。众弟子涌向其身旁,这才发现静虚脸如黄蜡,喉头有个齿咬伤口,已然气绝。
峨嵋派第四代弟子静虚,众弟子排行第三,是为远征西域以来,峨嵋派首位死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