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追书网 > 【综武侠】峨嵋剑仙 > 第11章 倚天剑寒(11)

第11章 倚天剑寒(1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周芷若一战成名!

当然,仅限峨嵋派内部。

她那日一剑击败师姐丁敏君,真是引起轩然大波。

丁敏君在峨嵋派四代弟子中,确实算不上佼佼者,但因为入门早,资质也算中上,实力在俗家弟子中还是稳居上游的。

而周芷若呢,人长得美,性格也温柔,还多才多艺,大家都挺喜欢她的,当她是小妹妹看待。可是单论武功,虽然也知道她聪慧颖悟,但毕竟只习武了四年多一点。这么短的时间,一些资质平庸的恐怕连峨嵋派的武功都没学全,内功怕是也初初入门(玄门内功重根基,出岔子的风险极低,但普遍存在初期进境慢的问题)。想来周小师妹资质再高,练功再勤奋,凭借四年多的苦修也不至于能挑战入门快二十年的丁敏君啊!

其实,之前她与静迦师姐比剑,能撑那么久,就已经很令人吃惊了。但谁也没想到,这还是人家藏拙的结果。真要全力施为,丁敏君固然连一招都挡不住——若不是灭绝师太及时出手,怕是要直接饮恨当场,但若换成静迦,就能挡住吗?而若换成自己,又会如何?

当然,战后灭绝师太亲自问对复盘,此战的一些细节也随之为人所知——周芷若一招制胜,所用的并不是峨嵋派现有的任何剑法,而是她融会贯通后推陈出新的一招剑法,名为【藏剑式】。

这一式剑招是周芷若受前世所知晓的日本武学“居合道”出手即绝杀的启发,结合内力特性,以峨嵋派剑术为基础自创的。所谓“藏剑”,取名自“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剑意”很简单,就是集可调用的所有精气神于剑上,拔剑时以“出剑即决战”“一剑定胜负、分生死”的决然之姿,尽全力一击。

因为集精气神于一剑,一剑定胜负,故而此剑术只有一招,威力极大,以周芷若内功根基之浅薄,亦能生出剑气,刺出只有内功深厚、剑法通神的宗师前辈才能施展出来的惊天一剑。

不过,听起来原理很简单,但真要练成,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所谓将精气神灌注于剑上,究竟该如何灌注?内力还好说,精神、意念又该如何灌注?

若是一年前,周芷若也是无计可施的。不过,这不是她的“内力研究实验”取得了小小的成果了嘛?

话说,在掌握了“内视之法”后,周芷若便开始着手实施她的“无限分割实验”。

最初的分割全靠意念操控——实现了对一缕“内力”的控制后,接下来就是继续控制这一缕“内力”,将它分成两块。

然后抛掉其中较大的那一块,即撤掉对它的“标记”,让它重归丹田的“内力大海”。

余下的那一块再继续切割,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分无可分为止。

听起来就很“笨拙”,事实上也确实笨拙,而且效率极其低下。

想一想也就知道,彼时她控制这一缕“内力”从“内力江河”中独立出来,就让精神力为之枯竭,“内视”被迫关闭了一个月才再度恢复。而现在操纵的每一次分割,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之前将这一缕“内力”从“内力江河”中挣脱出来的重复——只不过这一次挣脱的本体小得多,分割的比例又大得多。

而且,操纵细微的东西的难度本就远超过更大的事物,而且越细微的东西,操纵起来越难。具体到“内力”也是一样,越到小处,操纵越难,分割起来也越难,耗费的精神力也呈指数级增长。

芷若用了大概一个时辰的时间,实现了对所控制的一缕“内力”的第一次分割;而完成第二次分割,则休息了整整三天。至于第三次分割后,则休息了整整一个月。

实在是耗不起啊。

所以后来她想了一个办法,即按照之前的办法,芷若重新在丹田分离出一缕“内力”,然后用意念操纵,将其反复压实、塑形,逐步打磨成“刀形”。

然后用意念操纵这把凝内力而成“气刀”,朝着“内力实验体”一刀斩下。

结果果然有效。

利用“气刀”,芷若又完成了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分割。

在进行第七次分割时,周芷若意识视野中的那微末一小点的“内力实验体”轰的一下,彻底粉碎,无数微小的“粒子”四处飞舞,又在芷若的意念控制下旋转起来。

成了!

整整四年的努力,内力的秘密终于被她揭开一角。

接下来就是不断的实验探究,猜测整理。

总的来说,通过这些年的探索,芷若得出了以下结论——

内力是一种半实半虚的存在,纯粹的内力可以称之为“元气”,接近道家的“气”的概念,既是能量,也是一种物质。

嗯,可能古人不能接受这种结论,但在后世经过“波粒二象性”“薛定谔的猫”等量子力学概念熏陶的芷若,对此接受良好。

作为内力的基本组成,也就是她最终获得的那些小粒子,芷若将其命名为“元粒”——基本身也是一种半实半虚的存在。

无数个“元粒”结合起来,就是“元气”。

而人有精神力,所谓精神力,可以理解为道家“精气神”概念中的“神”。精神力能够与“元气”结合,或者说是侵染“元气”,这样的“元气”能够被人的意念所调动,在丹田和经脉中流动,这就是最基本的内力。这也接近道家“以意领气”的概念。

——是的,芷若认为所有人的内力实际上都是有本人的“精神印记”的,只是特别的浅淡,基本上是来自丹田诞生的那一刻,再加上日后在人体经络反复运转中无意积累的,如果没有特别修炼,十分浅淡,很难与本人意识想通,也很容易被驱散、洗涤。而这也是为什么武者之间可以传功或吸收他人内力。

“元气”可以从食物中提炼,也可以从大自然(如日精、月华、霞光)提炼,这一过程,也接近道家“炼精化气”的概念。而各门派内功心法的作用,就是加快提炼的速度,提高提炼的效果。

而内功修炼有成,也确实能让武者精满神足,这也近于道家所言的“炼气化神”。

——传言中,武者有一大境界,若跨过,则为先天。先天武者,与天地通,内力生生不息。芷若估测,应该是成为先天武者后,可以不局限于食物精华和日精、月华、霞光等灵性之物,而直接从外界汲取能量转化为内力,且效率大为提高,故而内力可以生生不息。

内力亦有属性,大致可分阴阳,这也很好理解。而之所以会有这种区别,应当是日精月华和人体所摄营养本就有阴阳之分,而内功心法也因对阴阳“元气”的摄取效率不同,而适用于不同人群。

另外,传言江湖中有一些特殊功法,比如张无忌中的玄冥神掌,使其身中寒毒,这就是玄冥神掌所独有的特殊内力,这种内力是如何形成的,芷若因为从未见过,只能推测两种可能,一种是在其“炼精化气”的过程中,一并提炼出了阴寒属性元素融入“元气”当中;另一种则是在“炼精化气”的过程中,损耗了部分能量(也可能是内力)将内力“降温”。

另一方面,内力作为一种半虚半实、既是物质又是能量的特殊存在,其在人体内确实与经络相配,其运行路线,最佳就是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

只是经络本身并不像血管、神经那样,拥有实质的管道,且由于人在成长过程中,经络会被五脏六腑所产生的“浊气”(人体代谢)堵塞,所以内力产生后,运行不畅,需要不断调动内力循环,如水流冲击河道一般,反复“冲刷”,逐步拓宽,这也正是正统内力的修行方式。

不过,既然是“最佳运行路线”,换个角度就是并非“唯一的运行路线”——没错,经过芷若的研究发现,内力并非只能在经络这个“天然河道”中运行,其实身体各处,理论上都能通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