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追书网 > 世子超爱学习怎么办 > 第36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下)

第36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只见李娴轻轻训斥了下人一声,急急忙忙走到了老叟面前,弯腰查看他的伤势。

“老人家,府里的下人不懂规矩,我代他向您赔个不是了。”

老叟低头不语。

李娴见此,朝身边丫鬟看了一眼,丫鬟心领神会,掏出钱袋,递给老叟一把碎银子。

老叟依旧低头不语,也没伸手接银子。

“老人家,这点银子您还是拿着吧,我们不是作践您,只是想结个善缘。”

老叟一怔,缓缓抬起胳膊收下银子。而后又后知后觉说道:“夫人心善,菩萨一定能保佑夫人长命百岁,平安顺遂。”

李娴苦笑了一下,“菩萨,佛祖,这些我早就不信了。不过还是要谢谢您的好意,我心领了。”

“为何不信?”老叟抬起头来。

“把我带大的那位养母,她一辈子吃斋念佛,慈悲心肠,却至死不得救赎。我如今也看透了,这世上,本就没有什么神佛鬼怪。”

老叟又缓缓低下头,不再说话。

不一会,李娴带着几个孩子坐上马车,往城外方向去了。

萧照派了一队暗探继续盯着老叟,而自己则带着另一队人马跟着李娴母子。

一路上,萧照都在疑惑,既然李娴不信神佛,为何每月初四都还要去济慈庵进香礼佛,风雨无阻?

难道是为了私会情郎,萧照顿觉豁然开朗,李娴之夫蒋牧斋今已年过六十,牙都掉光了,说话都开始流口涎了,对太府卿蒋牧斋来说这是老牛吃嫩草,可对李娴来说,却是鲜花插在牛粪上了。

我若是李娴,定要让家里的老头子早早归西,趁着大好年华,再招几个赘婿进门。

萧照就这样一路跟着李娴来到了济慈庵山脚下。

萧照和一众暗探藏在山林里,静观其变。抬望眼,看了一下周围的山川形势,心中暗叫不好。

济慈庵位于旗山山腰,一个尼姑庵倒是平平无奇,可这旗山却是险要得紧,易守难攻。人一进去,需要挥刀开路,扶木前行。

山中全是百年古树,林海茫茫,遮天蔽日,瘴气腾腾。毒蛇,巨蚊,凶兽,猛禽,随处可见。

旗山连绵起伏,百里绝地,不知纵深几百里,高几千尺,看不到头,望不见路。

如此险地,可称得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哪怕是李广在世,也只能穷途而哭。

“此处地势如此险要,为何不提前通传?”萧照怒道。

“尼姑庵就是特意建在此处,防的就是我等贼男子。”一名暗探无奈道。

“是啊,这旗山又称“鬼山”,进此山如进鬼门关,很多想轻薄庵里尼姑的腌臜男子都在此山中被毒蛇猛兽咬死了,哪怕没遇到什么毒物,这林子也是密不透风,活人根本走不出来。”

“还有其他路吗?”

“进济慈庵就那一条羊肠山路,那条路一览无余,沿着悬崖峭壁,人一进去毫无藏身之处。府里明令过,我等不能暴露。”

萧照权衡一番,走那条山路,若是有人埋伏,一侧是悬崖峭壁,另一侧是万丈深渊,除了死,别无生机。沿着山林走,山再险恶,也不会比人更险恶了。

就这样,萧照带着一行人沿着旗山上去,爬到树上高点,遥遥盯着李娴的马车。只有那一条路,如果李娴想要下山,必须原路而返,兄弟们只需此精心等候,守着路,便可知李娴动向。

这边萧照还在树杈上喂着毒蚊,那边李娴便赶到济慈庵门前。

只见她犹豫半天,迟迟不敢进去。

丫鬟不解:“夫人,怎么不进去啊?”

“往月初四,她总会在山脚下等着我,如今我都已走到庵门前了,还不曾见到她,你说,她是不是嫌我叨扰到她修行了。”

丫鬟无语:“亲闺女见自己亲娘,天经地义的事,哪门子叨不叨扰,夫人,您哪点都好,就是爱多想。”

李娴抬手示意,“嘘,别说出来,老师父不喜欢我和她母女相称,她总说她尘缘已尽,六根已断,再让她听到“娘”这个字,怕是以后又不愿见我了。”

“那公子和小姐呢?”

“从侧门送进去吧,先让他俩给老师父磕几个头,再送到厢房去睡吧。”

“夫人,您就进去吧,老师父再怎么修佛,和您还是打着骨头连着筋,你和公子小姐可是她在世仅剩的三个亲人了。”

李娴鼓起勇气,拍门进去。

“施主,别来无恙。”庵内传来一声虚弱的问候。

李娴双目红了,“老师父,才一月未见,您怎么一下子瘦了这么多?”

“无妨,生老病死,人之常情。”静秾师太向着天空,双手合十。

李娴走近一看,才发觉母亲的神色憔悴异常,心中不由得紧了几分。

“为何病了不派人下山送个信给我,您一个人怎么熬下来的?”

“出家人在外修行,没有信便是最好的信。”

李娴急了:“老师父,这辈子,别人把我丢下也就罢了,您可不能再弃我而去啊!”

“李施主,贫尼三岁就没了母亲,你如今都已经二十有二了,有何可惧?”静秾师太说此话时气息虽弱,眼神却清明无畏。

李娴无话可说,和静秾师太一起跪在佛前诵经礼佛。

虽在诵经,可李娴心里是半分也不信佛经,低头念着念着眼神早已偷偷转到静秾师太身上了。

静秾师太并未察觉,依旧极度虔诚地诵读经书,虽然身体元气大伤,气若游丝,可精神并不萎靡,跪姿并不松垮,神情专注,心无旁骛。

李娴默默看了好一会儿,心里忽然懂了母亲,或许母亲并不是个凉薄的人,她只是在尘世里太累了。

好像她的整个一生,都在向世人解释她为什么和别的女子不同,为什么不愿相夫教子,为什么想云游四方,为什么抛夫弃子,为什么要剃度出家,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活着……

李娴沉思着,一下子想起了许多往事,不由得百感交集,直到一阵厮杀声将她从回忆里拽了出来。

“老师父,外面怎么有人在厮杀,是要打仗了吗?”

“无碍,不过是一群山匪窝里横,狗咬狗。”静秾师太平静地说。

李娴怕极了,一时没注意到母亲这次的言语出人意料地粗俗,只是赶忙吩咐下人闭关锁庵,不许放进来一个人。

“那群山匪会不会杀到这里来啊?”丫鬟也是无比担忧。

“放心,山门是五百斤精铁打造,四周都是高墙壁垒,只要施主们不开门,贼人是攻不进来的。”静秾师太语气依旧平静而坚毅。

“就这样一直闭门不出?”

“是,只需等个半月,待那群山匪彻底下山了就行,庵里粮食充足,足够大家吃上半年了。”

李娴倒是很快就接受了这个事实,母亲病重,如今正好趁这个机会多陪陪母亲,况且,也没有什么要紧事一定要下山。

至于那厮杀声从何而来,萧照表示一清二楚,济慈庵里岁月静好,济慈庵外血流成河。

杀的就是我们啊!!!

根据周围短兵相接的声音判断,至少有两百死士埋伏于此。

永王殿下,您为了一个女人,真是下了好大的血本。萧照后槽牙都咬碎了,然后一怒之下,就带着剩下的兄弟们往林深处撤……

一路撤退,四周全是蟒蛇和虎豹的新鲜尸骨,想必那些死士数日前便已在此山中蛰伏了。

对方比他们更熟悉山林地势,人数也是十倍于他们,且全是刀尖上舔血的死士,更狠更毒,萧照怎么想,都觉得毫无胜算,只能一股脑往山林深处逃去,越走越险,越走越深。

身后跟上来的暗探兄弟们越来越少,萧照知道那群死士已经追上来,索性豁出去了,往瘴气林里钻。

进到瘴气林里,萧照顿觉头晕目眩,但是他管不了这么多,只能一步一步往前走,起初,还能勉强扶着树走几步,后来头越来越痛,步子也越来越沉,甚至好一会才意识到自己是爬着前行。

很快,他就再也撑不住晕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他迷迷糊糊地感觉自己浑身上下都在流血,可是身体却一点也不痛,真好,长眠于这云雾缭绕的山间仙境,与草木同腐,与虫蚁蚂蝗争卧地,死得真可谓是,轻如鸿毛。

先生曾说过,终有一天,我们要将生命还给山水,先生,我还了。

先生,我觊觎过这片江山,也恨过这片山河,如今到死了,两清了。

雨越下越大,从淅淅沥沥到滂沱大雨,雨水终于把萧照给灌醒了,瘴气入肺,他花了好长时间才分清幻念与现实,又过了一刻钟,他才反应过来,他没死,刚才流的不是血,是雨水,是这场大雨救了他的命……

此刻京都,东宫。

太子连问了三次,还是没有李娴那边的消息吗?

回殿下,和那边的探子全部断了联系。

其实,太子心里很清楚,没有消息就已经说明了一切,只是他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哪怕万事早已俱备,他还是会怅然,他与父皇,大哥,终究是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因李娴下落不明一事同样忧心忡忡的还有京都蒋府。

蒋牧斋倚杖坐在明堂,须发尽白,在风中闭目等候。

他的长子蒋清远在一旁来回踱步,看似焦急无比。

“爹,都这个时辰了,李娴还没回来,连个信都没有,一个妇人,彻夜未归,成何体统。”

“住口,长幼尊卑不分了吗?我素日就是这样教导于你的吗?” 蒋牧斋用拐杖狠狠地敲了一下地,怒道。

“爹,您说,娴嫡母她不会和人夜奔了吧。” 蒋清远试探性问道。

“她的事,不是你一个小辈该过问的,你,赶紧给我滚,少在老子眼前乱晃。” 蒋牧斋语气强硬。

蒋清远一听更是来气,摊了摊手,无奈道:“爹,你是真被这个狐狸精给迷得神魂颠倒,分不清东南西北了,爹,你糊涂啊!这狐狸精到底给你施了什么咒,自打她进府以来,你对她那是言听计从,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碎了。”

蒋牧斋颤颤巍巍站了起来,拄着拐杖追着蒋清远一路打,“再多说一句,我就把你逐出家门,革出族谱。”

“爹,先别打我,要是我说得没错,娴嫡母再也不回来你怎么办?”

过了好久,蒋牧斋淡淡道:“朝局晦暗,官逼民反,士大夫尚不能守节,故更不能以守身而责女子耶!”

蒋清远:???

爹,你是真被女人灌迷魂汤了!!!

那一夜,蒋牧斋以为李娴永远离开了蒋府,或许和永王殿下隐居世外,再也不回来了。

半是不舍半是欣慰,悲欣交加,不过还好,至少有情人终成眷属。

那一夜,李娴在济慈庵听着外面厮杀声,哀嚎声渐渐止息,心知此劫已过。

不过,午夜梦回时,她还是会疑惑,为什么笃信佛的人,至死不得庇佑,而不信佛的自己,却好像是一直在被神明庇佑?

每次遇难遇险,都能逢凶化吉。天道甚怪!

那一夜,太子偷偷痛哭了一场,他下了此生最大的决心,他胜券在握,却比谁都痛苦。

那一夜,没有人知道大皇子永王殿下在做什么,正如此前无数个黑夜,从没有人能懂得他所做的一切。

那一夜,萧照中了瘴气,以顽强的意志狗刨式悄悄爬回了京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